自稱科技加金融範兒的錢升錢值得信賴麼?最近有很多朋友打聽錢升錢的投資業務到底靠譜麼?由於前幾年P2P的風波,本來長庚君對互聯網金融一直是保持高度警惕,但是既然很多朋友問,索性就花些時間去做了做功課,查閱完資料忍不住感慨大隱隱於市哪。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一定是金融,而不是互聯網,懷着壯志雄心想要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來改造這個行業的基本可以洗洗睡了。既然本質是金融,那首要的問題就是風控。錢升錢的風控做的如何?

就在上個月,騰訊雲副總裁、金融雲負責人朱立強公開表示,騰訊雲金融業務的核心合作伙伴已經延伸到整個金融服務領域,所服務客戶規模已超過2億。作爲騰訊雲金融業務的核心,他們打造的“天御業務安全防護BSP”系統正在着手研發基於社交數據的金融反欺詐解決方案,而獨家合作方就是錢升錢這家公司。

看到這裏可能長庚君當時很疑惑,之前沒聽過這家叫錢升錢的公司啊,他們憑什麼這麼牛,能夠同騰訊對等合作一起進行技術研發,騰訊單幹不行麼?

帶着這些問題,長庚君繼續查閱資料,發現錢升錢的幾名聯合創始人不僅是技術大牛,而且是騰訊前員工。這樣的團隊與騰訊合作,雙方在價值觀、研發理念等方面就會高度一致,會減少很多溝通成本。

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與消費信貸的反欺詐本質上都是通過用戶行爲來進行預判,錢升錢的風控系統已經從40分鐘完成審覈,升級爲10分鐘內在線審批放款。公開數據是,錢升錢的“貸上錢”在短短四個月內已經爲線下商戶帶來超過5000萬的交易額。

雖然騰訊在互聯網圈很牛,之前在反刷單、反薅羊毛領域做得非常好,但是做基於社交數據的金融反欺詐解決方案,依然需要找一家專業的機構來進行合作。如果騰訊一定要單幹也能做,但是費時費力自己研發會“貽誤戰機”,畢竟在金融領域大企鵝急需彈藥來搶佔螞蟻金服的山頭。

這個時候,2015年就開始佈局消費金融市場的錢升錢自然就進入了騰訊的視野,錢升錢的現金貸和消費貸業務全部採用純線上風控系統,這與騰訊的天御反欺詐系統應用場景非常契合。據說與錢升錢的數據完成對接後,基於社交數據的金融反欺詐解決方案只需要2周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

接下來再說說大企鵝要打造的這套天御反欺詐系統,官方的宣傳文字描述是:這是基於騰訊20年積累的全國最大的社交數據信息庫,通過社交賬號信息、設備信息、操作行爲等特徵,能夠準確還原一個互聯網用戶的背景信息和風險畫像。基於這些數據而構建的數據模型。看到這裏長庚君開始腦補電影終結者的畫面.....

社交平臺會還原出一個人是個什麼類型的用戶,但這個人會不會還款、信用情況如何,是需要投入到真實的金融交易中去驗證的。比如能夠驗證出符合特徵A的人存在A類風險,符合特徵B的人則有很好的還款表現。錢升錢將基於騰訊社交數據的模型灌入平臺真實的經營數據去做驗證,最終研發出一套聯合的模型。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和進化,使這套模型的風控準確度越來越高。”

說歸正題,騰訊的這套系統雖然很牛,但是最終是否有效卻需要投入市場來進行驗證,爲了數據更爲精準,就需要與技術實力相匹配的金融機構來聯合開發。長庚君覺得,能夠同大企鵝處於同等的地位進行聯合研發,這件事情本身就說明了錢升錢風控能力的彪悍。

其實看中錢升錢這家公司技術實力的不僅僅只有騰訊,今年5月錢升錢還與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與電子商務研究所、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就網貸平臺信用評級工作達成了合作。公開資料顯示,這次合作達成後,錢升錢會幫助商務部研究院進行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級工作。

查閱資料時長庚君還發現錢升錢在產品上正在進行戰略升級,聽說他們9月份會有一個科技信貸產品的發佈會。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有騰訊和商務部研究院背書的錢升錢還不錯,不過投資這事兒做任何決定前,心裏還是應該默唸10遍:投資有風險,做決定需謹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