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表明身份询问该药房内的一名自称药师的女子,该中医是否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女子表示该药房并无医师,“但刚才他不是在给人看病吗。当记者询问老年夫妻是否了解福星药房内的“中医”是否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时,老年夫妻表示并不了解这样的证书。

女学街,位于宜宾的中心城区,这条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的街上有菜市,有学校,有小摊,每天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但这条街上最多的是药房。

(“老中医”现形记)

01

药房里的“老中医”

近日,一名网友联系到新三江周刊称位于宜宾女学街的福星药房内有一名与人开中医药方的中医。但这名中医并不持有中医医师资格证。“而他开的药一副基本上是在一两百元甚至更贵,每日路过都可以看见许多老年人在排队看病,但其疗效却并不见好。”市民表示。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福星药房药房并不在当街显眼处,对比同一条街的其他药房也较小。但药房的面积问题,并不会让市民问诊的热情减弱。记者来到福星药房时已至中午,对仍有一对从筠连远道而来的老年夫妻正向福星药房问诊台上的“中医”问诊。

端坐在问诊台上的老中医微胖,年约50来岁,带着金戒子,面前有一本处方单子,正在沉着冷静的对老年夫妻询问着病情。而老年夫妻则一脸沉重信赖的讲述着自身的病情。记者的到来引起了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和“老中医”的注意。“这里可以看中医吗?”记者轻声询问。“啊,可以。”“老中医”抬头应了一声便继与筠连来的病患交流起来。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从双方的交流中,大概了解到筠连夫妻是因车祸撞伤头部,在医院做过手术,但如果要吃中药康复,“老中医”表示需吃十余副才可有效,老夫妻觉得无力承担费用便并未要求开方,随后离去。

记者追随老年夫妻走出店外,询问为何在药房看中医呢?“我们本来是在宜宾市一医院看病的,但是中途一个也是看病的妇女告诉我们这里看中医比在一医院看西医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就来了。”老年夫妻说道。当记者询问老年夫妻是否了解福星药房内的“中医”是否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时,老年夫妻表示并不了解这样的证书。而当记者询问老年夫妻是否了解“医托”一说,这对老年夫妻表示也从未听说。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女学街随处可见的药房)

当记者再次回到福星药房,此前的“老中医”已不见踪影。记者表明身份询问该药房内的一名自称药师的女子,该中医是否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女子表示该药房并无医师,“但刚才他不是在给人看病吗?”记者问道。“他只是来耍的,我们这里没有医生,不能看病。”该名女子否认了此前中医在看病的情况。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02

看病不许问执业医师资格证?

为了规避“风险”,不少药房或小诊所会专门请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挂牌代写处方签字,这成了行业内的公开秘密。但还有一些地方,却连这样的“过场”也不愿走。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并不是只有女学街的福星药房才有“中医”坐诊,另一条街的龙丹堂药房也有中医。

“能看中医吗?”记者见该药房内有中药柜台便询问工作人员。“能看,但是中医下班了,下午再来。”药房内正在为病人抓西药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当记者询问中医是否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时,女子不耐烦的回应道,“你看病还问人家有证没得啊?”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再次询问时,该名女子则不再理睬,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03

守在公立医院门前的“小蜜蜂”

在房地产行业里,为了最大化的招揽精准客户,经常会楼盘雇佣一些老年妇女在其他开发商的售楼部前招揽生意,散发传单,业内称这群老年妇女为“小蜜蜂”,而医托则是公立门前的“小蜜蜂”。但与房地产行业的“小蜜蜂”不同,医托并不会直接表明“业务员”的身份,而是伪装成患者或患者家属,向急切求医的病患传达更加“有效”的就医渠道。

公立医院的医托现象,并不是朝夕问题,不少医拖在医院门前的“工作生涯”甚至比院内部分医师还要长久。“一看就晓得哪些人是医托,因为他们每天都守在医院门口招揽病人。”不少院内医务人员表示。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三名在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托)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2008年左右,一名医托的收入足矣养活全家人。“他们通常是把病人骗去一些药房和一些并不是那么正规的医院。当然只是一些小的药房,一包草草药,就卖几百,甚至上千元。这样的药物一般对身体不会有危害,但绝对是无法治病的。这群医托一般把病人骗去以后,不管买没买药,只要一到地点,她们就会收到人头费,如果买了药,还会有药物提成。”该保安说。

对于医托的问题,医院和相关执法部门并非没有作为。 “只是我们仅能凭肉眼判断哪些是医托,所以很难真正控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A区一名保安说道。相比人流较多的老城区,南岸院区的医托已经少了很多。“我知道医托起码7,8年了,但近年来确实被我们驱逐的差不多了,加上现在人们的意识逐渐在提高。现在在我们这个院区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医托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B区的保安介绍到。

(医托)

“卫健委方面有专门的执法支队在打击非法行医,医托的问题则另当别论,因为医托流动性大,取证也困难,无法鉴定,所以对于打击医托的问题,只能通过非法行医的延生,以及市民举报来进行。并且有时候还需要公安机关方面配合行动。”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科科长王贤清说。

04

推拿、针灸、美容与中医

除了把脉问诊,在按摩关于美容院也时常见到“中医”的宣传。

“祖传中医”、“中医理疗”、“中医美容”,类似宣传语时常出现在按摩院与美容院的宣传中。在中医师的执业范围中确实包含有如针灸、拔罐等实践操作。

“但放在一些按摩院,美容院,这些操作就明显用的有些滥了。如常见祛湿通经的拔罐,其实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这需要看一个人的体质而行,阴虚火旺,气虚体弱的人都是不可以拔罐的。可是又有多少按摩院能去区分这些呢?但有一点值得提醒,按摩等营业场所的许可证并非卫生部门发放的,只是劳动部门发放的,而工作人员是面向社会大众招收的,并不是医学生。比如盲人按摩等技术,更多的时候解决的应当是一种就业问题。”宜宾董氏诊所的负责人董立介绍道。

类似董立的看法,在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得到了证实。

医托、“中医”、非法行医!——宜宾“中医行业”乱象……

“卫健委的管辖范围只是针对医疗机构,推拿按摩院等机构属于是市场监督局的管辖范围。但这样的机构是不能打出中医话术作为宣传的,因为只有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审批的场所才可以打出这样的宣传标语。如未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却以中医作为宣传,这则属于是违规宣传。”王贤清说。

据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止2019年3月底宜宾市在册执业医师9360人,执业助理医师3087人,而其中在册中医执业医师仅2221人,执业助理医师950人。但抛开官方数据统计以外,在宜宾大街小巷隐匿的居民楼里,在各大药房的问诊台前,在美容院的金卡疗程里,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口碑中,在网络爆文中诞生的宜宾神奇中医则不计其数。

医托、非法行医、假中医,已然汇聚成了潜伏在合法中医行业之下的人间画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