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溯蔚州最早建置於東魏永安中(公元528-530年)改懷荒、御夷二鎮(分別在張北縣與赤城縣北)置,寄治幷州鄔縣界。虞舜時,將我國分爲十二州,蔚縣屬幷州。

蔚縣歷史悠久,唐堯開始把我國分爲九州,蔚縣屬冀州地。虞舜時,將我國分爲十二州,蔚縣屬幷州。夏禹從頭分九國爲九州,蔚縣又回屬冀州。在殷商時期,蔚縣稱代國(定都今代王城),依屬冀州。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將全國分爲郡和縣,蔚縣稱代郡。
西漢時屬幷州,轄桑乾、代、道人、當城、高柳、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陽原、東安陽、參合、平舒、靈丘、廣昌、滷城、狋示十八縣。漢高祖初,曾置代國。
玉皇閣
從史籍考證看,蔚州的設置和轄境是有改變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於東魏永安中(公元528-530年)改懷荒、御夷二鎮(分別在張北縣與赤城縣北)置,寄治幷州鄔縣界。《我國曆史地圖集》北朝·東魏地圖(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中蔚州治,即標定在此。正如清朝順治十六年版《蔚州志·奇蹟》載:“蔚州廢城:在平遙西北二十五里,後魏遷蔚州民居此,州廢。
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罷蔚州置雁門郡,爲雁門郡靈丘縣地。隋末,陷於突厥。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重製蔚州,寄治幷州陽曲縣。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破突厥,復故地,移治靈丘縣,屬河東道。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置安邊縣(治今蔚縣城)。天定元年(公元742年),改蔚州爲安邊郡,並自靈丘移州治於安邊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