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發佈

11月14日,第二十一屆歐洲金融週中國日暨第三屆中歐國際交易所金融市場論壇在德國法蘭克福成功舉辦,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董事長鬍政爲論壇致辭稱:作爲金融期貨市場的建設者,我們看到了中國金融期貨與現貨市場開放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我們也在積極探討和研究金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滿足境外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以下爲致辭全文:

尊敬的王衛東公參,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早上好!2015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設立了中歐所。過去三年,中歐所在法蘭克福的成長與發展,每一步都走的很堅定,爲美好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樣一個時點上,我很高興能夠再次來到這裏,也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論壇。我謹代表中金所向論壇的成功舉辦致以衷心的祝賀,並藉此機會與在座各位分享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及對中歐所發展的展望。

中金所是一個年輕的交易所,成立於2006年9月8日,是一家專門從事金融期貨和期權交易與結算的公司制交易所。自成立以來,中金所以“努力建設一個品種豐富、功能齊全、交易適度、運行規範,既具有中國特色,更富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爲發展願景,以服務中國實體經濟、服務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爲宗旨,通過向市場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衍生產品和服務,促進金融風險的合理轉移與配置,提升金融市場效率。目前,中金所已經上市了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三個股指期貨產品和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三個國債期貨產品,市場整體運行穩健,服務中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功能逐步發揮;同時,近年來,中國金融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程度不斷加深,當前,金融期貨市場機構開戶數達5.24萬戶。證券、基金、期貨、信託、保險、QFII/RQFII等機構已有序參與股指期貨市場交易,參與數量逐年增加;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貨公司等機構的資管產品參與國債期貨市場規模也迅速增長。

股指期貨產品上市後,總體運行平穩,投資者參與理性,期現貨價格擬合良好。今年以來,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與標的指數收盤價格的相關性均達到99.8%以上;全市場日均成交6.04萬手,日均持倉11.08萬手。中國推出股指期貨,豐富了中國機構交易策略和產品種類,增強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水平,吸引機構長線資金入市,優化投資者結構,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和換手率均有所下降。對比股指期貨推出前後8年時間,滬深300指數年化波動率由29.8%降爲23.9%,降幅爲24.7%,滬深300指數的年均換手率比股指期貨上市之前下降了77%左右;同時,股指期貨爲投資機構股票業務發展提供基礎工具,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融資範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國債期貨產品上市後,期現貨價格走勢高度一致,期貨主力合約與現券價格相關性均達到99%,市場整體呈現出交割率低、機構投資者爲主的特點,機構持倉佔比約80%。今年以來,國債期貨日均成交4.4萬手,日均持倉7.8萬手。中國推出國債期貨,不僅爲中國金融機構提供了債券市值風險管理工具,穩定了中國債券市場運行,有效對沖其在債券交易、承銷、做市等環節的各種風險,提升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和彈性,而且有助於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提高債券市場價格透明度,爲機構投資者、境外投資者和監管部門提供重要的市場信號。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金所一直秉承開放與合作的理念,持續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拓展國際業務。中金所先後加入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國際證監會組織、國際期貨業協會和國際掉期與衍生品協會等行業組織,並與12家境外主要交易所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夥伴關係網絡覆蓋亞洲、歐洲、美洲主要市場。過去幾年裏,中金所還實現了兩個重要跨境合作項目的落地。第一項就是中歐所;第二項是2016年,中金所牽頭成立聯合體,收購了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40%股權。這項合作拓寬了中巴兩國的金融合作領域,也成爲中國境內交易所收購境外交易所股權的首單。

我們看到,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從“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到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富時羅素次級新興市場指數,再到外商投資證券期貨機構限制的進一步放開,資本市場開放可謂多點開花、精彩紛呈。與此同時,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境內現貨市場方式比重逐步提高。根據人民銀行公佈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上半年,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和債券資產分別爲1.28萬億元和1.60萬億元,分別較2017年末增加8.56%、33.71%,較2013年末的增幅則達到269.80%和301.76%。但是,目前,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開放程度有限,在股指期貨市場中,也僅有QFII/RQFII可以參與套期保值,境外機構投資者尚不能參與我國國債期貨交易。作爲金融期貨市場的建設者,我們看到了中國金融期貨與現貨市場開放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我們也在積極探討和研究金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滿足境外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

近兩年,中德兩國關係正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兩國高層互訪不斷,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再次正式訪問德國並與默克爾總理共同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推進了一系列友好互惠合作。這表明中德兩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的不斷深化,中歐所作爲中德首次高級別財金對話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有着非常堅實的發展基礎。我也欣喜的看到,中歐所成立近三年的時間裏,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經過堅持不懈的艱苦努力,已經在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在今年10月24日完成了首家D股上市公司青島海爾的發行上市,實現了中歐所D股市場建設的重要突破。

隨着中德兩國政府繼續深化雙邊關係,中歐所必將成爲深化兩國金融與經濟往來的關鍵連接點,中歐所有能力、也有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人民幣國際化的海外需求和法蘭克福打造歐洲金融中心的需求,面向國際投資者探索開發更多人民幣定價或中國市場相關的金融產品,包括配套的衍生品風險管理工具,提升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興趣與便利程度,並促進歐洲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同時,幫助中國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加深對歐洲市場的瞭解,爲中國市場參與者走向歐洲打通渠道。

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訪德時,在《法彙報》發表了一篇題爲“做引領開放與創新合作的好夥伴”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德要努力做合作共贏的示範者;我想借用總理的這句話,希望中歐所能夠成爲中德雙方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共贏的示範者”,爲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專家和來賓能夠爲中歐所的發展建言獻策,中金所亦將一如既往的以合作共贏的理念全力支持中歐所發展,我們期待與諸位一起創建中歐所和中德金融合作的美好未來!

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