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9年9月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對壁畫進行創造性復刻,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柏羣設計、工藝美術大師胡昕領銜製作的金漆鑲嵌彩繪屏風《帝后放飛圖》歷時八個月圓滿完成。5月4日拍攝的採用金漆鑲嵌彩繪工藝繪製完成的承恩寺壁畫屏風《帝后放飛圖》。


5月4日,工藝美術大師胡昕在進行屏風畫面最後的檢視修補。當日,北京承恩寺的珍貴壁畫《帝后放飛圖》金漆鑲嵌彩繪屏風在京完成。承恩寺始建於1510年,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天王殿有兩幅極爲珍貴的明代壁畫《帝后放飛圖》和《帝后放生圖》。從2019年9月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對壁畫進行創造性復刻,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柏羣設計、工藝美術大師胡昕領銜製作的金漆鑲嵌彩繪屏風《帝后放飛圖》歷時八個月圓滿完成。屏風爲六扇造型,採用金漆鑲嵌彩繪工藝製作,施以描繪、暈染、貼金、搜金、撒金銀粉等多種工藝技法,真實再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據介紹,金漆鑲嵌彩繪屏風《帝后放飛圖》完成後,承恩寺另一幅壁畫《帝后放生圖》也將開始創造性復刻。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5月4日,屏風設計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柏羣(右)和領銜主創的工藝美術大師胡昕進行屏風畫面的最後檢視。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5月4日,工藝美術大師胡昕(中)在爲學生們講解屏風繪畫製作技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5月4日拍攝的採用金漆鑲嵌彩繪工藝繪製完成的承恩寺壁畫屏風《帝后放飛圖》。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相關推薦
  • 大涼山深處的彝族“銀飾村”:傳統非遺孕致富機遇
  • 印度6次申遺中國象棋?專家:消息不實,從來沒有
  • 須彌山石窟壁畫百年來首次進行修復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