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学 时 讯

来源:生物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第三军医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治疗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和其它神经变性疾病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信号通路,其或能作为一种新型靶点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潜在药物来阻断患者机体大脑的退化,并改善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2,哪类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自杀?

来源:精神时间

来自北京大学的张博士等研究者对中国首发精神分裂症并接受药物治疗的(first-episode, drug-naive,FEDN)患者于 2013 年 6 月至 2015 年 12 月进行了横断面和病理对照研究,将该人群自杀意图与人口学、临床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关联统计分析。

统计发现,对于首发精神分裂并接受药物控制的人群来说,产生自杀意图的风险仍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其中吸烟、阴性症状严重程度较低者,及注意力表现良好的患者风险更高。

3,深圳先进院在超声神经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利用新型超声神经刺激芯片兼容离体脑片电生理记录系统(a-b)研究表明不同超声强度刺激能直接引起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诱发动作电位(c-d)。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郑海荣团队针对神经元、秀丽隐杆线虫、啮齿动物、非灵长类动物的超声调控内在机制及干预治疗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研制多种跨尺度超声神经调控仪器,相关研究On-Chip Ultrasound Modulation of Pyramidal Neuronal Activity in Hippocampal Slices发表在Advanced Biosystems杂志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Outside Front Cover)。

阅读链接:

4,JAMA Neurol:中风预防人群抗凝血剂颅内出血风险差异研究——阿司匹林vs口服抗凝剂

来源:MedSci神经科

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血剂(NOACs)在非房颤人群中风预防中具有不错的应用前景。近日研究人员比较了NOACs与阿司匹林在中风预防过程中导致颅内出血的可能性。

研究认为,每日15-20mg利伐沙班会导致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增加,低剂量的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则较为安全。

阅读链接:

5,蜘蛛毒液可用于治疗一种严重的儿童癫痫症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来自昆士兰大学和弗洛里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一项发表在PNAS上的新的研究表明,蜘蛛毒液中一种叫做 Hm1a 的多肽或许对治疗名为 Dravet 综合征的癫痫症有所帮助。

阅读链接:

阅 读 分 享

1,这款以华人命名的抗癌新药,能让脑瘤患者远离死神吗?

来源:药明康德

Qi博士的研究表明,他设计的与脂类结合的鞘脂激活蛋白C纳米颗粒能够有选择性地和肿瘤细胞结合,并且通过激发细胞凋亡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图片来源:Bexion公司官网)

文章讲述了名为BXQ-350的在研抗癌新药的诞生历程和它的最新进展。

2002的一天,遗传研究员Xiaoyang Qi博士的研究表明,他设计的与脂类结合的鞘脂激活蛋白C纳米颗粒能够有选择性地和肿瘤细胞结合,并且通过激发细胞凋亡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今年6月,Bexion公司公布了BXQ-350的临床1期试验结果。在17名脑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盲肠癌患者中,没有患者因为BXQ-350疗法而出现严重副作用。7名患者至少活了超过3个月,至少2名患者的疾病得到缓解。

Bexion公司现在正在计划进行临床2期试验,它将在任何实体瘤的成人患者中检测BXQ-350的疗效。同时Bexion公司将在儿童患者中开展临床1期试验。

阅读链接:

2,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阅读链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