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到“紀錄片”就想逃走。

  因爲覺得沒有起伏的劇情,或炫麗的電影觀感。

  但相比起很多電影的奇幻想象,或用力對現實生活的刻畫還原。

  十點君對相對直接、真實、客觀的紀錄片一直偏好。

  今天,介紹的這一部,也是想給,和十點君同樣對我們普通生活之外世界另一面感興趣的人看。

  或許離我們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的平常生活有點遠。

  但用心看完的人,心裏可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

  《珠峯清道夫》

  Death Zone

  很多人對珠穆朗瑪峯應該不陌生。

  它是出現在我們地理課本上的世界最高峯。

  也是電影《2012》裏世界末日來臨時的最後一塊希望之地

  據說當全球氣候暖化,南北極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時,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將成爲地球一片汪洋中的唯一一座孤島。

  不危言聳聽,但光是想象,都能想到世界最高峯變成海中孤嶼的寂寥感。

  總之,珠峯似乎一直代表着大自然不可逾越的最高尊嚴,還有人類對神祕聖潔之境的嚮往和希望。

  直到這部《珠峯清道夫》告訴我們——

  這種至高無上的尊嚴,早已被污染。

  1953年,新西蘭人埃蒙德·希拉里和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首次登上珠峯之頂,拉開了從此以後,人類對這座世界高峯無止盡探索的序幕。

  後來的幾十年,想要挑戰珠峯的人越來越多,登頂的人也越來越多。

  最終爬上去的人來自全球各地,不同年齡,性別,國籍。

  或許從第一個到後來者,名字我們一個也記不得。

  但無法忽視的是,有固定的一羣人,在這些一趟又一趟的征程中佔有不變的重要位置。

  那就是尼泊爾的夏爾巴人

  夏爾巴人是一羣散居在喜馬拉雅山脈兩側的民族。

  可以說,他們是離珠峯最近的人

  憑藉着高原生長的特殊身體條件,夏爾巴人的血液濃度比低海拔地區的人稀薄。

  他們能在珠峯缺氧的環境下,揹負起重於自己身體許多的重物。

  也因此,幾乎每個挑戰珠峯的登山隊,都會有夏爾巴人的參與。

  他們成了那些絡繹不絕的登山者的嚮導和挑夫

  或者說,是在他們的幫助下,纔能有那麼多的登山者登上珠峯之頂。

  可能也因此,夏爾巴人自覺對守護珠峯有種使命感。

  在很多人的眼裏,或很多登山者的照片裏,珠峯是座聖潔、乾淨的雪山。

  但其實,人類的發現便是打擾的開始

  隨着登山的人越來越多,那些登山者在山上留下的垃圾也與日俱增。

  或許是惡劣的高原環境,讓他們失去了環保的意識,或許確實是條件艱難,讓他們對於隨身所帶的垃圾無所適從。

  於是那些廢棄的氧氣瓶、帳篷、食物罐頭、酒瓶,甚至人類排泄物……我們日常的生活垃圾,竟然也成了八千米高山上的污染

  夏爾巴人納姆加爾和查克拉發起了一場“清理珠峯”的行動。

  他們召集了二十個人的隊伍,登上珠峯。

  不僅要清理幾十年來珠峯山上累積下來的十萬磅垃圾(約九萬斤),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運送回登山者的遺體。

  是的,遺體

  珠峯8000米海拔到峯頂的區域是傳說中的“死亡地帶”。

  到2009年底,有216人在這段死亡地帶喪生,在山上留下了超過150具遺體。

  因爲惡劣的環境,這些生命幾乎是悄然地消失,逝去後也無人能夠把他們帶離開那片寒冰孤寂的冷地。

  後來的登山者上山時,在路上能不斷地看到那些鮮豔的衝鋒衣,和被日照冰雪侵蝕後的骸骨

  那些甚至還保留着他們生前遇難時最後的姿態,像一座座記下生命痕跡的石碑。

  登山者挑戰自然的精神可貴,每一個生命的消逝也讓人遺憾。

  那些無人善後的遺體,像是生命缺少了一個得體的收場。

  而腐爛的屍體和遺蹟,對於提供着超過十億人口水源的珠峯冰雪,也是一種物理上的污染

  因此,納格爾這次召集的行動,不僅是要把登山者的遺體運回讓他們安息,還要清理珠峯的垃圾,還夏爾巴人心中的神山一個聖潔的環境,也是想要還給祖國尼泊爾乾淨的水源

  在八千米的高山上,無論是清理垃圾或運送遺體,都不是易事。

  因此無論這項行動意義有多大,肯定是困難重重。

  從最初的組建召集準備,問題就來了。

  先是無人願意贊助

  接着說好的政府支援,因爲加德滿都發生地震,又被取消。

  還有因爲資金和後援條件所限,他們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隨隊跟拍的攝影師。

  夏爾巴人只能不熟練地自己拍攝整個過程。

  當然所有物質準備的不足,都比不上變幻莫測的高原環境。

  所有加入行動的夏爾巴人都知道,他們是在用生命投入這場行動。

  低氧、低溫、大風,險要的地理環境。

  

  還有隨時可能的體力不支。

  都會讓他們瞬間停止這場行動,還有自己的生命

  但每個人,依然都全情投入。

  所有的危險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在從一號營地到二號營地路上,他們就遇到了雪崩

  大本營傳來消息,三個登山者在這次雪崩中遇難

  死亡就像漂浮在白色冰山上沒有影子的神。

  看不見,但如影隨形。

  在結冰陡峭的山體上。

  即使穿着專業的裝備,每一步依然都步履維艱。

  難以想象的觀衆只看到紀錄片畫面,都會覺得膽戰心驚

  更別提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清理垃圾。

  因爲連垃圾都被冰凍三尺

  每一步都需要耗費比平原大上百倍的力氣。

  每一點力氣,也都是對自己體力的消耗和挑戰。

  被凍住的垃圾

  那些前幾十年以自己登上珠峯爲傲的登山者們肯定不會知道——

  他們當時的驕傲,另一面是“罪惡”。

  他們留下的垃圾,在經過了幾十年之後,依然沒有被環境消化,依然還留在原地。

  甚至有可能,還會這樣幾十年,幾百年。

  或許,珠峯從來就不接受他們。

  更糟糕的是,那些垃圾真的影響了冰山的水質

  這次駐紮在二號營地的夏爾巴人們,因爲沒有乾淨的水源,開始生病。

  因爲垃圾導致了生病,這對這羣懷着善意到八千米海拔清理垃圾的登山者而言,不知道是尷尬還是諷刺。

  所有擔心的事情,真的正在發生。

  這座神山腳下滋養的數億子民,是不是也有可能面臨着這樣的遭遇。

  至少這次證明了,雪山並不因爲它是白的,就真的能永葆聖潔乾淨。

  人類,難道真的以爲神山有神,能收拾所有人類留下的爛攤子?

  最難的還在後頭。

  他們要去8500米的洛子峯尋找逝去的俄羅斯登山者的遺體,並把他帶下山。

  在舉步維艱的陡峭冰壁上,攀登已經艱難,何況要帶一具遺體下山。

  而且,在找到遺體前,一場風暴就來了。

  他們幾個人走散。

  幾個隊友只能回到營地等待失聯的納姆加爾,惴惴不安。

  在珠峯頂上,每一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死亡的概率應該達到了人一生中的峯值。

  連納姆加爾都懷疑是不是山神發怒,不允許他們帶走那具遺體。

  即使曾經登上過六次珠峯峯頂,納姆加爾依然被這次震撼到了。

  最終,納姆加爾憑一己之力,帶着俄羅斯登山者的遺體,艱難行進了五百米。

  這讓所有焦急等待的隊友們都覺得驚訝。

  因爲難度之大,簡直無法想象。

  過程中,一切痛苦到了極限,納姆加爾也沒有丟下遺體,自己離開。

  因爲他想讓那個遺體安全無恙。

  就像納姆加爾說的,這次的“清理珠峯”行動,困難超出預期。

  從山上艱難運送下來的遺體,最終被政府派直升飛機接走,讓他魂歸故土。

  那些在死亡地帶一點一點收集的垃圾,仍然需要行動隊員們,分裝分次,一點一點地從最高處運送到海拔較低的大本營

  這些,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冒的風險,每一次都跟前文提及的那次一樣徹底。

  這種艱辛甚至無法用言語形容。

  十點君只能直接再上幾張圖讓你最直觀地感受……

  如果說“清理珠峯”最直接的表意是一場環保行動。

  看完這部片後,應該有很多人不止這麼想。

  登山者們對冒險的渴求,不惜以命去抵。

  無知的人類對於環境的冒犯,又讓人不憫。

  夏爾巴人們對於珠峯的守護,對生命的尊重,甚至是以時間、以精力、以冒險相博,日復一日。

  這些雖然遙遠,不過生活在普通世界的我們似乎也會被他們所觸動。

  不要再說珠峯太遙遠了。

  因爲我們能做的事,也有很多。

  

  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拿

  除了時間,什麼都不要偷

  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