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見聞

古色古香的中醫館

雕花小窗,幽幽迴廊,古色古香。11月29日,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內,就診的羣衆來來往往,醫生緊張忙碌地工作,醫患關係和諧,讓寒冷的冬日散發出春一般的暖意。

一大早,官道鎮馮拜村村民郭雷利就來到鍼灸室,因爲腰椎肩盤突出引發的腰疼、腿疼平時可沒少折騰她。眼下正是農閒時節,郭雷利就想趁着空閒好好看一下病。大約9點,理療室裏已是“爆滿”:六張牀位全部滿員,拔罐、鍼灸、烤電、推拿、刮痧……根據個人病情,醫生給予相應的治療。而診療區一側的長椅和圓凳上,還坐着很多候診的患者,基層羣衆對中醫診療的認可度可見一斑。

當記者問及診療效果如何時,郭雷利爽快地說:“肯定好啊,要不然咋有這麼多人來呢!我剛來的時候腰疼得直不起來,紮了一週針,現在走路已基本沒問題。”周圍的幾個患者也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表示:“療效不錯”。一位年長者說:“中醫學是咱國家的瑰寶,既治標又治本,再說我們官道中心衛生院的大夫也好啊,技術好,花錢還少,羣衆都願意來。”

作爲一家鎮級醫療衛生機構,官道中心衛生院肩負着全鎮11個行政村及轄區內近2萬名羣衆的醫療保障工作。醫院佔地約10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設置牀位48張,現有職工4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佔比爲80.9%。

近年來,特別是《中醫藥法》頒佈實施以來,按照上級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部署,官道中心衛生院搶抓機遇、主動發力,在對原有中醫綜合服務區改建的基礎上,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內涵建設、文化建設和人才建設,傾力打造如今這個標準規範的“中醫堂”。

記者看到,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和大多數中醫館一樣,在風格上選用中式復古式,入口處的牆壁上方高懸着題有“中醫堂”三個燙金大字的牌匾,沿着走廊向裏走,中藥房、兩個中醫診室、鍼灸室、康復室、理療室、煎藥室兩列排開,300餘種道地中藥材、各類器材一應俱全。在仿古式吊燈鵝暖色燈光的照射下,牆上貼着的中醫知識宣傳框更顯古樸莊重,處處展示中醫藥文化的韻味與魅力。

而在衛生院領導班子眼中,這一切還不足以支撐醫院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醫在‘治未病’和慢性病上有獨特的優勢,花費小、安全性高,對收入不高的農村患者來說十分有益,讓中醫學真正成爲爲羣衆解除病痛的‘靈湯妙藥’。”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爲此,近兩年來,他們以“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爲契機,緊盯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這一關鍵環節,在完善硬件的同時,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軟實力”。

醫院引進和培養了2名中級職稱醫生和2名執業醫師,可爲羣衆提供中藥貼敷、燻蒸、鍼灸、牽引康復等中醫適宜技術服務。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目前,已形成以治療疼痛爲特色的科室專長,開展的小兒推拿、健康指導等業務,在羣衆間也享有較好口碑,日均接診幾十人次。

同時,該院中醫科十分重視健康宣傳,無論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健康扶貧中,抑或在各類義診活動中,中醫科醫師都積極向羣衆宣傳中醫保健知識,增強羣衆的疾病預防意識和能力。

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記者採訪時瞭解到,不久前,患者王大愛爲理療科送上“鍼灸按摩醫術高、熱情細心醫德好”的錦旗;患者張桃葉膝蓋的滑膜炎經中藥貼敷後已明顯好轉,她心懷感激地說道:“多虧咱醫院的醫生,讓我病情有所緩解……”

面對羣衆讚譽,中醫科科長李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她說,弘揚優秀文化,發展中醫藥事業,爲羣衆減輕病痛,爲“健康渭南”建設添磚加瓦,是中醫科全體人員應盡的職責。

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見聞

中醫門診服務羣衆

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見聞

科學煎藥

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見聞

中醫理療解除病痛

百草飄香守護百姓健康——渭南市臨渭區官道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見聞

藥材道地百草飄香

(來源:渭南日報 記者 崔曉怡)

責任編輯:曾昕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