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琉璃寶塔是宗鏡大昭之廟目前遺存的保存比較好的清代建築,宗鏡大昭之廟是清朝朝廷爲接待六世班禪來北京而建。在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召廟之後,有一座與召廟一起修建的琉璃寶塔。

琉璃寶塔
琉璃寶塔是宗鏡大昭之廟目前遺存的保存比較好的清代建築,宗鏡大昭之廟是清朝朝廷爲接待六世班禪來北京而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六世班禪得知乾隆帝七十大壽慶典將舉行,主動請求進京參加慶典,並託章嘉·若必多吉向乾隆帝奏報:“班禪額爾德尼欲來京朝覲大皇帝”。乾隆帝很高興,隨即下令,在北京香山 靜宜園(今香山公園)建宗鏡大昭之廟,作爲班禪夏季駐錫地,將北京西黃寺作爲班禪冬季駐錫地。
今天老豬將用腳步丈量這個令人歡喜的歷史遺存,並用照片記錄它,用文字重溫它的歷史。
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座標:北京,海淀區香山靜宜園。
這裏是北京系列之昭廟琉璃寶塔。
在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召廟之後,有一座與召廟一起修建的琉璃寶塔。昭廟爲藏式佛教建築,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爲接待西藏班禪來京,仿西藏札布倫布喇嘛廟建造的。 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琉璃牌坊、白臺、紅臺、石碑和琉璃塔。
塔位於召廟的後山上,爲八面七層,高40米左右。塔下爲一石砌方臺,上建八角形基座。基座四周繞以白玉欄杆,內建木構附階,有廊柱環繞。附階中部建塔座,頂部附以八角形屋面,寬大舒展,亭亭如蓋。
此圖爲清末老照片之琉璃塔影像
附階頂上收作八角形平臺,成爲低矮的須彌座,周邊又繞以白玉欄杆。
須彌座正中,聳立着七層琉璃寶塔塔身。塔身內爲實體,外仿木構。每層均用黃、綠、紫、藍各色琉璃構件砌成柱子、拱門、斗拱、額枋和檐椽、瓦隴。每層八角檐下都繫有銅鈴。塔剎則以巨大的琉璃寶珠作成。
塔身表面八十座琉璃佛龕,檐端綴有銅鈴,微風徐來,鈴聲悅耳。頂部附以八角形屋面,寬大舒展,亭亭如蓋。
塔下由八面傘型的瓦頂建築承託,內築石雕拱門,石壁上鐫雕八尊佛像及佛八寶等。
離遠可以看到塔剎是以巨大的琉璃寶珠作成。異常巍峨壯觀。
因有古松同琉璃塔形成借景,故而在清代這裏被命名爲“瓊松塔影”。文末,對於六世班禪額爾德尼老豬有必要介紹下他一直爲史家所稱道三件事,一是對八世達賴喇嘛的培養。達賴喇嘛成年後,又與他進行了很好的合作,使西藏社會在當時外敵覬覦,內部矛盾加劇的情況下得以平穩過渡。 二是堅持統一立場,反對分裂。多次拒絕英國人入藏、簽約的要求,並明確指出西藏是中國領土,在中國大皇帝管轄之下,西藏的一切要按中國皇帝的聖旨辦理。 三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往承德、北京朝覲乾隆皇帝祝賀七十大壽。爲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此刻,老豬在這座修繕一新的琉璃塔前,遙想當年的盛況。
而在這裏也曾留下了乾隆的詩文 《昭廟六韻》,全文如下:
昭廟緣何建, 神僧來自遐。
因教仿西衛, 並以示中華。
是日當慶落, 便途禮脫闍。
黃衣宣法雨, 碧嶂散天花。
六度期羣度, 三車演妙車。
雪山和震旦, 一例普庥嘉。
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謝謝觀賞, 喜歡請關注。
下一季將有更好的內容呈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