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四道令牌!現金貸出現倒閉潮

文 | 新金融獨角獸

一個月內四道令牌!現金貸出現倒閉潮

在監管出來之前,所有從業者都知道遲早有一天監管會來,但是,誰能想到,遲遲不來之後,是一連串的組合拳,一下子,現金貸就陷入了極端嚴寒之中。

11月21日至今,網貸行業遭受了連續重磅利空,導致這個原本春意盎然的行業,突然就進入了寒冬。

11月21日,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12月1日,監管層又下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通知規定,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逐步壓縮存量業務,限期完成整改。

12月11日,媒體報道稱,銀監會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已於12月8日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決定嚴格網絡小額貸款資質審批,規範網絡小額貸款經營行爲,嚴厲打擊和取締非法經營網絡小額貸款的機構,並要求2018年1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

12月14日,獨角獸從某地方銀監局獲悉,12月7日,銀監會非銀部關於轉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的函(非銀函[2017]69號),要求地方銀監局對轄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風險提示。

根據文件要求,監管層督促消費金融公司嚴格執行《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投資餘額不高於資本淨額的20%"的監管規定,且投資範圍嚴格限定於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證券,不得直接投資或通過理財等變相投資以"現金貸"、"校園貸"、"首付貸"等爲基礎資產發售的(類)證券化產品或其他產品。

函件要求,禁止消費金融公司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督促其嚴格貸前交易背景真實性調查,加強貸中資金流向監測,強化貸後貸款用途驗證和後續管控工作,依法合規,有序自主開展自主支付類貸款業務。

一個月內四道令牌!現金貸出現倒閉潮

一連串的組合拳之後,如今網絡小貸牌照停批了,現金貸增量停掉了。金融機構也不能給無牌照公司發放貸款了,包括消費金融公司,現金貸資金來源給掐斷了。現金貸公司利率也嚴格要求在36%以下,不得收砍頭息,不得暴力催收等。可以說,如今,現金貸公司已經被五花大綁了。

重拳之下,之前獨角獸也報道過不少小平臺逾期率大幅上升,老賴們集體不還。如今不少小平臺甚至中等規模的平臺撐不住了,出現了倒閉現象。

現金貸公司頻現倒閉!

“今天去公司門口,發現門牌都換了,變成了一家婚慶公司。”一家現金貸公司的員工稱。

11月24日凌晨,李洋接到上司電話,上司讓他緊急通知合作方,要停止放貸。李洋趕緊通知各個貸款超市,下架“錢到”,停止導流。

第二天,整個公司都籠罩在恐慌之中,大家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幾天,很快,所有員工都前後接到了“遣散通知”。

而另一家現金貸公司已開始倒閉清算,還拖欠供應商一些費用,員工說:“可以上門來搬電腦、檯燈、插線板,值錢的都可以拿走抵賬。”

“上海一家名爲現金幫的平臺,拖欠了我們幾萬元的流量費用,說他們不幹了,也沒錢,讓我們直接去他們辦公室搬辦公用品抵債。”某貸款超市的負責人沐顏稱。

他曾去“現金幫”的辦公場地尋找,但對方稱公司正在清算,可以搬電腦、檯燈、插線板,值錢的都可以拿走抵賬。

行業洗牌來得如此急促,導致依附行業的產業鏈都備受波及,大量的供應商被拖欠款項,甚至經營困難,開始裁員。

實際上,最先感知行業危機的,就是幫現金貸公司導流的“貸款超市”。

此前,現金貸和貸款超市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

現金貸作爲甲方公司,卻對乙方貸款超市頗爲依賴,在各大羣裏呼喚他們爲“乙方大大”和“流量爸爸”。

而最近,雙方的關係開始反轉。

“我們和甲方每天都要在羣裏對接,反饋雙方數據,從11月開始,甲方商務不是聯繫不到,就是愛答不理了。”某貸款超市的CEO王凱稱。

到了12月,監管壓力之下,情形變得更爲嚴峻。

“大量的甲方開始拖款,以各種理由不給錢。”王凱稱,他的平臺上有二十幾家現金貸公司,近十家拖欠款項,還有平臺預計拖款。

另外一些甲方,不僅要求打5折,還需簽訂“保密協議”,不許向外部透露。

一個月內四道令牌!現金貸出現倒閉潮

“聯繫一個說離職了,又聯繫一個說遣散了,第三個問啥也不說,直接拉黑了。”王凱稱。

倒閉潮從現在開始,將持續數月之久。在這個過程中,平臺和老賴之間,將展開一場催收大戰。

“除了10%的現金貸公司可能轉型外,剩下90%的公司將淘汰。”多位行業從業者對行業的預判,都不太樂觀。

這個行業即將結束混亂,步入穩健發展期。草莽時代結束了,剩者爲王。

一個月內四道令牌!現金貸出現倒閉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