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實驗當初的設計理念,是想把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模型帶入到月球中,其中種子是綠色植物代表的是生產者,果蠅代表的是消費費者,酵母是分解者,酵母可以作果蠅爲食物。導語:2019中國登月再創輝煌,首次在月球實現種子發芽,成功長出棉葉。

導語:2019中國登月再創輝煌,首次在月球實現種子發芽,成功長出棉葉

2019年嫦娥四號登月,雖然登上月球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中國把嫦娥四號飛船送向了月球的背面,是全球第一艘訪問月球背面的航天器。月球背面不容易登錄是因爲月球和地球的公轉自轉週期相等,而且月球側面氣候更爲惡劣,所以航天器要求非常嚴格,要經歷低溫以及晝夜溫差大的考驗。

嫦娥四號此次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它不僅完成了從月球的背面登陸月球,而且還攜帶了一個特殊的裝置,那就是月球微生態系。這個微型的生物圈叫LME,直徑16釐米,高18釐米的密封圓柱體,攜帶了六個生命體,分別是棉花,馬鈴薯,油菜的種子以及果蠅卵,酵母和擬南芥。除此之外,還有18毫升的水以及土壤、空氣、熱控和兩個記錄生物生長的相機。

這些物件總重量是2.608公斤。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攜帶的六種生物當中棉花種發芽了。根據數據以及圖像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棉花發育出了兩片葉子。這個實驗當初的設計理念,是想把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模型帶入到月球中,其中種子是綠色植物代表的是生產者,果蠅代表的是消費費者,酵母是分解者,酵母可以作果蠅爲食物。

由於月球的重力很小,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受到的宇宙射線也遠遠地大於地表,而且月球背面的溫度最低,可以達到一零下170度,溫差超過300度。月球背面也有不少好處就是信息干擾少,更利於觀測宇宙。目前對月球進行生物培育這個嘗試還在進行中,試驗的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的目的主要就是科普,不會發表論文。同時他也表示在完全封閉的一個生物圈中植物種子最後也會全部降解,不會對月球造成污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