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鼻祖”不愧是“鮮肉鼻祖”!



今年的“五一晚會”因爲特殊原因,是圍繞“抗疫活動”展開的,付笛生和蔡國慶帶領了3位新人,共同完成了一曲《親愛的中國》,用不改當年的悠揚歌聲,表達了對強大祖國完成抗疫的由衷敬佩和熱愛。


已經51歲的蔡國慶眼神依舊明亮,閃閃發光,隻眼角增添的細紋略有歲月的痕跡,亮堂的歌喉卻不減當年。



當鏡頭拉遠之後,5人同框之後對比更加明顯。



蔡國慶與三位年輕歌手站在一起似同齡人,只比蔡國慶大2歲的的付笛生皮膚鬆弛,已現老態,與他同框似兩代人。



不免讓人感嘆,“鮮肉鼻祖”就是“鮮肉鼻祖”,凍齡有方!


但你知道嗎?這些現在看來是讚揚的話,曾經差點毀了蔡國慶,也讓他錯過了很多再創巔峯的機會。


連那英都追求的蔡國慶


蔡國慶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7歲就登臺唱歌,10歲還在國宴上唱歌,並灌錄了第一張個人唱片。



經典的兒童廣播節目“小喇叭”的開場白“小朋友,小喇叭節目開始廣播啦!”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這也是蔡國慶錄製的。


回憶起兒時的表演經歷,蔡國慶言語間透露出自豪,“如果把我蔡國慶兒時的表演機會放到今天,我就是當下中國最紅的小明星。”



最難能可貴的是,1990年,22歲蔡國慶完成了從童星到歌手的轉變。


在第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青歌賽中,蔡國慶唱紅了《北京的橋》,拿下了通俗唱法銀獎,開始在流行樂壇嶄露頭角。


1991年的央視春晚上,蔡國慶穿着紅色泡泡袖襯衫,扎着紅色小絲巾,憑藉一首《去遠方》開創了男歌手演繹抒情歌曲的獨特表演風格,一夜之間成爲家喻戶曉的明星。


1991年春晚表演結束後,大年初七,蔡國慶騎自行車回兒藝上班,突然有路人跟在他後面追問:“你是蔡國慶嗎?”“你是在春晚上唱歌的那個蔡國慶嗎?”



一下子,100多輛自行車都有節奏地蹬起,跟在他的後面,一直跟蔡國慶到單位。


彼時的追星還沒有現在這麼瘋狂,騎自行車追星算是那個年代特有的時代標記。


當然了,蔡國慶不止招觀衆喜歡,俊秀飄逸的他更讓那英心動不已。



沒錯,就是現在的歌壇大姐大那英!


1991年因爲蔡國慶和那英一起合作了一首《望春》,之後那英就徹底愛上這位英俊白淨的帥小夥,並經常給對方送巧克力、噓寒問暖等等,在很多公共場合也毫不忌諱表達對他的喜愛。



但即使那英這麼主動這麼投歡送抱,蔡國慶卻絲毫沒有喜歡她的意思,並十分直截了當的拒絕了那英的示愛。



多年後,蔡國慶對自己的拒絕做出瞭解釋。一句“多潑辣,多爽朗的”已經表明那英不是他的“菜”。



後來那英也曾問蔡國慶“當年我們沒能在一起,你後不後悔”,蔡國慶直截了當的回答“那時候我看上你姐姐那辛了,我還真沒看上你”。



不過,我更相信,蔡國慶當時之所以和那英沒有了然後,是因爲“奶油小生”的標籤給了他莫大的“羞辱”,而他沒有唐國強彼時“毛遂自薦”的勇氣,因此痛苦多年,也錯過了許多。


唐國強——“奶油小生”鼻祖


說起“奶油小生”,彼時還是第一個用來形容唐國強的。



當年在拍攝《小花》的時候,唐國強正巧在劇組過生日,陳沖發現他非常喜歡喫奶油,再加上唐國強本身長相俊秀,皮膚白皙,並且在劇中飾演的是王子,陳沖就開始喊他“奶油小生”,沒想到這個外號還流傳開來。



陳沖本來是無意之舉,當時的他並不知道,給唐國強起了這樣一個外號會帶來麻煩。


《小花》之後,唐國強接拍了《孔雀公主》,飾演柔情似水的傣族王子的唐國強脣紅齒白,顏值達到巔峯。


但糟糕的是,在《孔雀公主》之後沒多久,日本電影《追捕》大火,主演高倉健形象粗獷,充滿陽剛之氣,而這部電影的大火讓中國颳起了一股硬漢風。



對比之下,唐國強飾演的王子太過陰柔,甚至被說成太過女氣。


這一下子,唐國強立馬成爲了反面教材,事業立馬下滑,並且他本人還經常受到抨擊甚至是辱罵。


爲了讓自己趕緊擺脫“奶油小生”這頂大帽子,幾乎無戲可拍的他毛遂自薦出演了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1983年下半年,他爲了《高山下的花環》中軍人趙蒙生的角色反覆爭取,寫信給謝晉導演:


“我是一棵樹,長得歪歪斜斜,希望您能夠幫我修正。如果拍戲過程中您覺得我確實不適合幹演員,您就大膽說出來,我馬上從場記開始做起。”



唐國強的誠懇爲他換來出演的機會,但他的演技卻仍未得到充分的認可。1984年,他又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幹部專修班學習表演,誓要用演藝圈兩年的空白期,換取演技上的精進。


1986年,從北影畢業的唐國強主動做出了改變,《三國演義》開拍時給他定下的角色本是風流倜儻的周瑜,他再次毛遂自薦,要求扮演要從青年演到老年、難度更大的諸葛亮。



劇組最初並不放心“奶油小生”的演技,輿論的質疑也始終存在,選角確定後還有觀衆寫信抗議他扮演諸葛亮,認爲他演技太差、品行不端,不適合演諸葛亮。


但這一次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這個蓄着鬍鬚、輕搖羽扇的諸葛亮形象至今被人奉爲經典,瞬間扭轉了他一直以來留給觀衆的“奶油小生”印象。



而同樣受“硬漢風”影響的蔡國慶,卻沒有唐國強這樣“勇敢”了。


“豆腐塊”的羞辱,差點毀了蔡國慶


1991年,《北京廣播電視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爲《甜歌星,齁死人》的豆腐塊文章,稱蔡國慶是“奶油小生”,從長相到歌聲都太甜,太奶油,短短600字的文章,引起大衆的戲謔和批評,一直順風順水的蔡國慶第一次遭遇口碑滑鐵盧。


蔡國慶說:" 在咱們的國情下,如果一個男演員被說成‘奶油小生’,幾乎就宣判了這個人在演藝之路的死刑。這麼多年,我都不知道我怎麼頑強生存下來了。"


“奶油小生”這個堪稱“羞辱”的稱號讓蔡國慶一直處於驚恐狀態,甚至已經到了“神經質”的地步,一度讓他非常懷疑自己。



他讓家人錄下他參加各種電視晚會表演的節目,回到就就整宿整宿的不睡覺看錄像帶研究自己到底哪裏“奶油”了?


對於劇組給的角色,只要稍微偏女性化,他都會斷然拒絕,包括《啼笑因緣》和《金粉世家》,最著名的是《霸王別姬》裏的程蝶衣。



因爲一個小小的“豆腐塊”文章,蔡國慶經受了幾年的輿論折磨,錯過了太多再創高峯的機會,說不恨,那是假的。



但時間是治癒傷口最好的良藥,隨着社會的發展,輿論的寬容,蔡國慶早已超脫惡評的困擾,


他說" 我應該從 80 年代中期就盡情地釋放自己,不應該被那些非議擠壓,把我自己包裹起來。人生真的耽誤不起。"


蔡國慶的寬容無疑是對“豆腐塊”始作俑者何東心靈的鞭策,2005年,何東公開撰寫文章《向蔡國慶鞠躬道歉》表達自己的歉意,全文四千餘字,態度真誠,詞情懇切。


等待了14年,蔡國慶終於能揚眉吐氣!


3年後,何東在節目中與蔡國慶相見,何東再次在億萬觀衆面前,向蔡國慶90度鞠躬道歉。



蔡國慶快步走上去,緊緊擁抱住了他,兩人十幾年的恩怨糾纏就此煙消雲散。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結語:


蔡國慶說," 現在小鮮肉歌星可以穿裙子唱歌,可以耳朵上扎三個耳環,可以化濃妝。他們不說這是女性化了,他們覺得多時尚多美。有的時候我會說,我生不逢時。"


不得不說,這場名爲”寬容“的報復真的很解恨,遏制了輿論造謠又爲自己正名!



但何東的道歉無疑給了蔡國慶和自己和解的機會,他不再懷疑和包裹自己,選擇了釋放,讓自己過好人生的下半場。


蔡國慶在電影《絕世高手》中放飛了自我


他調侃自己的成名作,錄了一個《蔡國慶送你365個“不”祝福》的推廣曲,成了“專注做菜20年”的大反派蔡老闆。



演小品、說脫口秀、當評委、玩嘻哈……靈活地穿梭在不同的綜藝舞臺之間


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蔡國慶似乎再次煥發了活力。


何東的事件也告訴我們,人一生中難免會做出一些糊塗事、荒唐事,但不管過去多久,都要記得低頭認錯。


不要覺得時間能彌補一切,當事人早已淡忘,也許他迷茫一生,等待的就是你道歉給的那份肯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