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大强在苏明成家作,不是因为苏明成从小受宠,花家里钱多,主要是他觉得可以躺倒,可以索取,因为他试探过了,这两口子人不坏,他可以作。苏大强当然知道,明玉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己如果冲着对父母兄弟一肚子怨恨的明玉去作,就是自取其辱。

2020年春节伊始,上帝就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一场铺天盖地的疫情,从天而至,人人自危。突然之间,城市街道空空荡荡,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恐惧弥散。

于是,一向觉得短暂的春节假期,被无限期地延长,宅在家的日子,除了吃光了冰箱里储存的“千年僵尸肉”,还练就了很多平时不会的本领。也许,这样的时期,正是人往内在深入的机会。在心里深切地反省、祈祷、静止、净化。试图去疗愈自己与他人,疗愈自然与地球的能量,疗愈我们与外界、他人之间的一切平衡。

在家里闭关自守的日子,单调,孤独,但漫长的假期,正好有了时间,没啥干扰和责任,就日夜兼程,把以前没看完,觉得还能看看的电视剧《都挺好》给快进着刷了遍,顺带着把书也翻了一遍。虽然之前关于次剧的各种评论都已翻篇,我也各种赶不上趟,但自己不嫌弃自己,叨咕几句想哪儿算哪儿的感想吧。

再加上这阵子,因为各地支援湖北,江苏因实力强大,人员众多,物资充足,被网友昵称为“苏大强”。因此,也算把《都挺好》中真正的苏大强拉过来应个景吧,就谈谈他是怎么“作”的。

为什么苏大强“作”的首要对象是苏明哲

说句实话,但凡没得失心疯,再作的人,其实自己都把握着作的火候,有人吃你这一套的作才叫作,没人搭理瞎作,那叫无处话凄凉。

就拿现在常见的一种家有老人的,主要是那种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上了年纪以后,那叫一个任性和作,说什么都是油盐不进,各种倚老卖老和麻烦人。当然也有立马就有能治住他们的人。整体看来,这类老人的座右铭也许就是我作我的,让别人懂事去吧。

所以很明显,苏大强的作,看着浑闹,也是有暗戳戳的技术含量,都是分人的。他作的最大概率是冲老大苏明哲,然后是苏明成,最后是苏明玉,甚至石天冬小石都排在苏明玉前面,这个次序是贯穿始终的。比如老伴突然去世,他首先电话哭告的,不是同在一城中的明成和明玉,而是远在美国的明哲,这就是亲疏顺序。

苏大强吃定了苏明哲。这个留学美国光宗耀祖的老大,张口是弟弟妹妹太让我失望了,这个家不能散,我是大哥,我不管谁管……他是面子天大,能力有限,纵容和娇惯着老爸,就是他能力、自我价值甚至社会地位的体现,苏大强不冲他作冲谁?就是为成全这老大他也得作啊。看苏大强躺在老大腿上呜咽的样子,多么一副老鸟伊人和谐社会上河图啊。

为什么苏大强在女儿苏明玉面前不敢“作”

再看苏明玉,从小就被原生因家庭里的重男轻女和父母失和等台面上台面下原因所不容。不夸张地说,她是被各种欺负虐待着长大,连本习题集都不给买,生存空间遭到碾压式辱没。好在她上大学后就再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如果不是母亲突然去世,她也基本断绝了和家里人的往来,自我放逐于家族之外。自己自强不息,成就一代女(有)强(钱)人。

苏大强当然知道,明玉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己如果冲着对父母兄弟一肚子怨恨的明玉去作,就是自取其辱。别说作了,他甚至死都不肯去明玉的豪宅住。他知道他没资格,作就是找抽,投奔就是找骂,去了明玉怎么冷暴力热暴力他都活该,谁让你送上门找报复呢。

最后,他流离失所,别无选择了,只能住到明玉那儿,也是压抑得紧。早餐吃不惯也不敢说,紧着说好吃,吃撑了,然后偷摸溜出去吃面。对了,演这么个戏,演员得吃多少东西啊,一半的戏都在吃和做吃的,所有情节都靠吃和外卖推进。

为什么苏大强在苏明成家也可以随便“作”

再看看苏大强住在明成家又是怎么“作”的。

各种不洗澡不自律撒泼撒赖,各种挑三拣四无理取闹,找明哲告黑状,弄得离婚加失业的苏明成快疯了,整天阴森文贴身伺候,戏剧冲突趁机抵达高潮。不过这倒是也间接刻画了苏明成这个人物,这个妈宝男本质真不是很差,不然也娶不到丽丽这样五星级懂事明事理的美貌小公主。

苏大强在苏明成家作,不是因为苏明成从小受宠,花家里钱多,主要是他觉得可以躺倒,可以索取,因为他试探过了,这两口子人不坏,他可以作。

如果苏明成和丽丽是恶人,进门就给他约法三章,消毒宵禁WiFi电话管制冷言冷语甩脸子,被管制惯了的苏大强早就认怂,老老实实搬回老宅躲着去了。什么怕鬼啊,魔鬼也怕恶人不是,更别说敢让苏明成还钱了。

苏明成除了对母亲是真爱,对父亲也不差,他能力有限,但是并不流氓(小时候对苏明玉除外)。苏大强防贼似得防着他,他其实并没有贼性。主要小时候被母亲娇生惯养飞扬跋扈,能出落成今天这样体体面面一个人,对老婆超好,上来就是下跪的高起点,其他方面也并不下作。就算幼稚和冲动一点,还是有羞耻心,也知道弥补,这样整个人也算功德圆满了。

为什么苏明成和苏明玉会有这样的敌对关系

明成和明玉之间,属于人和人之间的天然不对付。他从小欺负的明玉,现在财大气粗,句句戳心拱火,俩人的确是有从小打到大的惯性加速度在作祟。这兄妹俩之间没有一点点善意基础,见面就往死里掐,真是一不小心就能掐到骨子里去。

怎么能想得到仇人明玉各种背后出手相助,明成心态不好,就不能往好了想人,觉得明玉出手,事事阴谋,什么都是羞辱。这些心态,对比自己高高低低的人生起伏,都是能体会的。人顺利时候就大度,就能原谅别人;喝凉水都塞牙的倒霉时候,心就拔凉,自己往门缝里挤自己脑袋,把别人的善意当驴肝肺。

为什么会有最后的反转和洗白

要说的是,剧集后面的大团圆结局,既是剧情洗白需要,也是苏大强因为跟了明玉生活,知道自己得继续夹着尾巴做人,收敛了因为狠狠管制他一辈子的老婆突然去世放飞的自我,谨慎父亲属性回归,心智也回复正常的结果。

但最后几集的反转和洗白,的确太仓促。苏大强前脚还跳河自杀呢,后脚就和谐社会互相体谅了。国情需要吧,谁都不能一作到底,父母兄长阖家团圆是必须的,但强拧的痕迹未免太浓。

但我还是被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苏大强弄得于心不忍感慨有一点。这也是导演的聪明之处吧,用老人的彻底衰败和遗忘,化解一场宿命人性的家族恩怨。有些东西,只有生命羸弱的退场,才能淡化。不是恩怨消失,是载体没有了。所以,剧终。

题外话:关于剧中演员

因为《都挺好》和《欢乐颂》是同个导演孔笙,总觉得两个剧人物人设有交集和对应。比如明玉和安迪,樊胜美和明玉的弟弟也是同款。两个剧背景发生都是在江南,上海和苏州。因此藏不住的江浙气质。

比如配角演员共享。樊胜美的哥哥演正义的片警,樊胜美妈妈演丽丽的妈妈,樊胜美的嫂子演郊外小饭馆老板娘,家里人都潜伏进《都挺好》,就差樊胜美本人了。

因为这些演员在《欢乐颂》里很脸谱,性格凸显,在《都挺好》里一出现,就比较出戏。至于明玉的扮演者姚晨,演技一直在线,是很喜欢的演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