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兩塊底板的結構粗看之下,跟蝴蝶Vis之類的外置藍芳碳有些相似,同樣是寇頭面材、桐木大芯和兩層芳碳。阿尤斯面材,桐木大芯,藍芳碳ALC是蝴蝶王的結構特色。

當世界上第一款5+2芳碳板(蝴蝶Taksim)橫空出世時,想必蝴蝶自己也未曾想到:今時今日,芳碳竟佔據了當今乒器江湖的主流。當年還是純木的天下,今天卻是滿眼的藍芳碳和黃芳碳,特別是5+2的芳碳。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5+2,顧名思義,是五層純木和兩層纖維的結合。雖說3+2的結構也還存在,但到底還是5+2流行。而其中,外置藍芳碳的蝴蝶Viscaria(以下簡稱Vis)和內置黃芳碳的紅雙喜狂飈龍5(以下簡稱龍5)更是一時瑜亮,被呼曰新球時代的“倚天劍和屠龍刀”。

本文,就盤點下那些年我們一起打過的外置5+2芳碳底板。

蝴蝶Taksim/Taksim X

Taksim,譯過來是“泰克西姆”。但對於國內球友來說,另一個名字更爲熟悉:蝴蝶王。蝴蝶王是怎麼成了蝴蝶王,這是一段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銷售傳奇。但說到底,還是泰克西姆有過人之處。現在的新時代直板,在職業選手手上,直拍橫打必不可少。所以要求底板要薄。7.0mm左右的直板蝴蝶王多少有點不合時宜了。不過,對於衆多業餘球友來說,蝴蝶王仍然有很多可取之處。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阿尤斯面材,桐木大芯,藍芳碳ALC是蝴蝶王的結構特色。阿尤斯面材很喫球,板身厚,推擋又很給力。業餘球友中仍然有一大部分以打單面拉攻爲主,泰克西姆這樣可拉可打的底板就是全面均衡的代表。而本身姣好的彈性和控制力,耍起來實戰又真的很穩定。

Taksim X是後來順應大球潮流而升級的。主要特點在於板面比原來的Taksim增大了。很多人依然不習慣這種大板面的蝴蝶王。不過Taksim X還是有些粉絲的。因爲手感更清晰,且持球感比原來的Taksim更明顯,所以拉球的旋轉值其實更高。

蝴蝶Viscaria/波爾ALC/張繼科ALC/林高遠ALC/松平健太ALC

這幾款因爲結構相同,所以放在一起。一開始,只是直板的Taksim被稱爲“蝴蝶王”,後來Viscaria的名聲打響,也成了“蝴蝶王”。早前只有橫板的Vis,去年直板Vis也上市了。Vis和Taksim同樣都是5+2的芳碳板,但有兩個主要的不同:Vis面材是寇頭,Taskim面材是阿尤斯。寇頭比阿尤斯更脆硬,所以出球的一速更好,阿尤斯則相比更軟更喫球。其次,Vis的厚度約5.8mm,相對薄,正反手轉換更好。Taksim則厚達7.0mm。所以,前些年很多業餘球友呼籲蝴蝶出直板Vis,就是考慮到板子薄了,橫打有優勢。這兩年蝴蝶公司還推出了金標Vis,實則因爲Vis的江湖霸主地位難有匹敵者。而很多國手比如方博、王曼昱、朱雨玲也都曾使用金標Vis。比Vis更軟而喫球,容錯很高,手感好,沒市場版的Vis那麼脆實。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這幾塊寇頭面材的芳碳底板,雖然結構一致,但手感特點卻有所不同。相比之下,Vis的球質是最重的,也可以說最暴力的。大部分情況下,Vis顯得四平八穩,暴力需要使用者用力量來驅動。只要你發得出力,Vis的球質是最彪悍的。波爾ALC的面材比Vis更脆硬,內裏又稍微有點空,有些外硬內酥的感覺,所以一速表現更好,但絕對力量沒有Vis大。

張繼科ALC算是柔和喫球版的Vis。發力門檻上沒有Vis那麼高,對於業餘選手來說,更容易打出旋轉和製造弧線。黃鎮廷和趙子豪目前也是用張繼科ALC作爲直拍橫打的利器。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林高遠ALC是去年蝴蝶的新品,弧線更長,彈性更好,容錯更強。手柄飽滿,握感相當舒服。絕對力量沒Vis硬朗,不過有一種天然製造弧線的能力,上臺率極佳。在近臺的防禦和反擊也是有效而快捷。主要靠速度和落點來快速相持,要提升球質,需注意快收小臂。

松平健太ALC顯得有些另類。手柄變得纖薄,近臺“掃蕩”更靈活了。使用者松平健太本人的力量一般,這塊底板也不以力量見長。特點在於反手位的借力、卸力和正反手轉換的靈活度。面材加厚了,在防禦和臺內控球時可以更穩定。

蝴蝶弗雷塔斯ALC

弗雷塔斯ALC的前身是梅茲ALC。之所以把它單獨成行,是因爲結構上有了點小差異。前面幾塊,如Vis、波爾ALC、林高遠ALC等等,面材皆爲寇頭。弗雷塔斯ALC則用的是林巴面材。相比之下,寇頭顯得脆實,林巴則柔和。寇頭的借力更快,出球也脆硬。林巴的喫球感更明顯,手感更柔,弧線感更強。

說到底,弗雷塔斯ALC沒有寇頭面材的那幾塊芳碳板那麼硬實兇猛,但控制力更強。選擇弗雷與否,還看自己適應軟的還是稍硬的面材。如果想要更細膩,以及更多小力量下的旋轉值和控制力,那弗雷塔斯ALC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要借力起來更脆更爽,那麼Vis、波爾ALC等更合適。

紅雙喜狂飈龍

在紅雙喜的芳碳球板中,目前還是內置芳碳如狂飈龍5、狂飈301和博芳碳更爲風靡。外置的類型中,狂飈龍系列最早的一代就是很有特色的一款。一般的蝴蝶外置芳碳板結構爲:寇頭面材+藍芳碳+阿尤斯+桐木大芯,但狂飈龍一代則是大芯換成了阿尤斯。

我們所知道的,桐木芯的減震效果比較好,手感上通透清晰。但有些人覺得發空,不如阿尤斯大芯來得紮實。確實,阿尤斯大芯的形變感更強,噴射感濃,往往能打出更強的底勁。狂飈龍一代的底勁自然也不用懷疑。不過,因爲在賽璐璐時代,還是顯得過於剛硬,所以受衆不是太多。到了現在的40+新塑料球時代,反而更合適。

亞薩卡Alnade/競技者Speed

Alnade,即亞薩卡梁靖崑,又稱大胖碳。競技者Speed則是亞薩卡去年的新品。這兩塊底板的結構粗看之下,跟蝴蝶Vis之類的外置藍芳碳有些相似,同樣是寇頭面材、桐木大芯和兩層芳碳。不過仔細辨別,會發現芳碳類型的不同。蝴蝶喜歡用藍芳碳ALC,而亞薩卡的這兩塊底板是凱夫拉碳素KLC。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相比之下,藍芳碳顯得脆硬,爆發力更強,一速更好;凱夫拉碳的持球感柔和些,持球時間更長。那大胖碳和競技者速度有什麼不同呢?大胖碳增加了大芯的厚度,總體厚度約6.0mm,比5.8mm的Vis厚,意圖強化底板的總體支撐力。拍柄的處理類似Vis,虎口處收縮了,這樣可以減輕擰拉時對拇指施加的壓力。

競技者速度厚度與Vis相仿,打造目的是在傳統外置芳碳的基礎上增長持球時間。所以,實戰打來,競技者速度顯得更穩,連續性能力更強,不過就沒Vis和波爾ALC之類一速那麼兇猛。

多尼克奧恰真碳

奧恰已經簽約蝴蝶品牌,這款底板是否更名尚未可知。之所以寫到這款球板,是因爲目前是國手閆安的主板。結構上,同Vis,但有些多尼克的獨特風味:外脆內酥,像夾心餅乾。面材比Vis更脆更硬,擊打的聲音更響亮,速度表現也真不錯。不過相對來說,更像是一款近臺版的Vis。退臺後的底勁和整體形變不如Vis。不過近臺一速快的同時,持球感還很強。對於業餘選手來說,發力門檻也更低,駕馭起來應該更加輕鬆。

尼塔谷颶風王速度

臺灣美女選手鄭先知是尼塔谷的代言人,她用的正是這款外置芳碳的颶風王速度。結構上,不同於蝴蝶外置芳碳,是一款極爲穩定柔和的芳碳板。首先,面材是更軟而喫球的林巴,而非脆的寇頭;其次,芳碳是黃芳碳,而非藍芳碳。黃芳碳偏柔和,蓄力比較好,沒藍芳碳脆硬。就是這種雙管齊下,使得颶風王速度雖然是外置,卻弧線感更強,柔和而穩定。

因此,對比其他的外置芳碳板,這款颶風王外置跟狂飈類硬質粘套有更高的匹配度。對於均衡穩定派的選手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驕猛冰激凌AZX

準確來說,冰激凌AZX不算是純粹的芳碳板。因爲是異質纖維的,一面ZLC,一面黃芳碳ALC。ZLC顯得更爲韌硬,彈性也更強,如果搭配外套,放在反手位使用,那借力速度飛快,彈擊爽脆。黃芳碳ALC則更柔和,搭配狂飈3很不錯。驕猛的這種黃芳碳,整體形變和蓄力效果不如狂飈龍5採用的芳碳纖維那麼彪悍,更柔些,持球感不錯,但力量不是太大。

放眼乒壇,爲何到處都是5+2的芳碳底板

世奧得K&N

在國產的外置藍芳碳底板中,銀河Vis類結構的底板性能上算是比較成功的。而朝鮮隊使用銀河特製底板征戰國際賽場也是耳熟能詳的了。

而這款世奧得出產的K&N(以美國選手凱恩的名字命名),則有些特別。靠近桐木大芯的過渡層,Vis用的是阿尤斯,但K&N採用的是高密度的赤松。赤松看起來像雲杉,但硬度更高,比阿尤斯硬出更多,而且彈弓效應很明顯。

所以,打起來,K&N就像是一個鋼鐵俠,異常兇猛。但要求使用者的擺速要更快,不然就會覺得太硬,控不住。

如今的外置芳碳世界,早已是汪洋大海。即便看似同樣的結構,也能分化成類型多樣的手感和風格。就像蝴蝶的寇頭面芳碳大軍,簡直“一花一世界”,肉眼難辨的差異,只在實際試打中方能察覺。而哪款適合自己的打法風格,只好親身體驗,方可真切品味了。

運營人員:黑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