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本是一年之中豬肉的消費淡季,但我市豬價不僅沒有出現下滑,反而呈現持續上漲。農委數據顯示,截止7月25日,我市生豬均價達13.41元/公斤,較本月初的12.76元/公斤漲幅達5.09%,而比今年5月中旬的最低價10.75元/公斤高出2.66元/公斤,累計漲幅高達24.74%。

淡季不淡,豬價連續上漲超過9周,我們分析主要是由於三方面因素疊加影響:

一、生豬尤其是標豬供應偏緊

冬季天氣寒冷和腹瀉疾病等原因一般仔豬存活率偏低,造成二季度生豬存欄季節性下滑,再疊加行業持續虧損和環保要求趨緊,前期養殖戶出現集中拋售的現象,導致當前生豬供應減少。農業部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數據顯示,今年4-6月生豬存欄環比分別下跌0.8%、1.9%、1.2%。此外,天氣炎熱使得豬肉消費偏向於瘦肉型,而當前市場標豬供應相對偏緊,掌握大部分優質豬源的大型養殖企業乘機帶頭壓欄挺價。

二、生豬運輸難度增加,跨省運輸受限

一方面受夏季高溫多雨氣候影響,生豬收購及運輸難度增加,另一方面,根據5月份出臺的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號,畜禽移動以及疾病防疫加強了監管,生豬的跨省受到限制,造成銷地價格上漲更爲明顯。

三、飼料價格上漲,飼養成本增加

受中美貿易戰升級等因素影響,近期飼料市場價格出現震盪上揚,玉米、豆粕看漲幾率提高,當前玉米和豆粕的市場價格分別爲1960元/噸和3030元/噸,環比分別上漲0.51% 和2.71%,從而也助推了豬價上漲。

當前豬價上漲但消費需求依舊低迷,後期能否穩定住目前的價位還有待觀察,建議養殖戶堅持逢高出欄的原則,勿盲目跟風惜售。

【小編工資已與此掛鉤,一

一毛錢,求打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