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國旗護送上厄爾布魯士峯頂

“6天5夜的連續作戰,三項第一,總成績第二,2小時11分登頂厄爾布魯士山!”“再過8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睡一覺就到家(中國)了,感覺很輕鬆。”8月13日晚間6點(俄羅斯時間中午1點),四名貴州籍戰士開始從莫斯科出發前往莫斯科謝諾梅傑沃國際機場,搭乘航班飛回北京。

比賽途中小憩的馬舉衛戰士

比賽中的趙海永

衝向山頂

前往機場的路上,老家來自威寧的解放軍戰士馬舉衛(籍貫:貴州威寧,26歲)通過微信和記者聊起了他和3名貴州籍戰友與其他8名戰友參加本次國際軍事比賽的故事。“去年比賽回國後想今年無論如何也不來了,結果還是參加了今年的比賽!”2011年12月入伍的馬舉衛說,是他第二次參加這一國際性軍事賽事——“國際軍事比賽-2018”,與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摩洛哥、印度等7個國家84名隊員,進行6天5夜持續比拼,最終奪得山地編組射擊、攀登厄爾布魯士山11公里、衝頂等三個科目第一,總成績第二的好成績。

集體衝鋒

儘管獲得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他們還是想回國後,準備下一屆的比賽

攀登比賽途中的趙海永隊長

攀登途中,處處是危險

本次比賽“厄爾布魯士之環”共設置了包括崖壁攀巖、山地急行軍、山地編組射擊、營救蒙難者等14個項目的比賽,第二階段比賽最爲艱辛,馬舉衛和戰友們一起在隊長趙海永(籍貫:貴州威寧,26歲)的帶領下,通過6天5夜的連續比拼,實施多個高難險危課目,奪取優異的成績。

比賽中最激動人心的是以2小時11分的好成績,把國旗展現在厄爾布魯士山山頂,展示了中國軍隊的實力和中國軍人的風采。而全隊12名戰士中,除了馬舉衛和隊長趙海永外,另外兩名戰士張旭(籍貫:貴州納雍,23歲)、陳航(籍貫:貴州盤縣,24歲)也來自貴州,他們成爲更多貴州籍戰士和貴州老鄉們的驕傲。

全程揹負30公斤重的裝備行進

途中小憩,積蓄力量再出發

據瞭解,“國際軍事比賽-2018”是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發起的一項國際性軍事賽事,由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伊朗等7國軍隊承辦。“國際軍事比賽-2018”於7月28日起在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7國舉行。

與國外軍人競技

趙海永和他的戰友們

“厄爾布魯士之環”大賽是針對山地及高山地區遂行任務分隊野戰技能的比賽,今年是第五屆,也是中國代表隊第三次參加這項賽事。這項大賽是國際比賽項目中最爲重要的項目之一,是時間跨度最長、參賽課目最多、體能要求最高、比賽環境最爲惡劣的一項比賽。各國參賽隊員需要全程揹負30公斤重的裝備完成人工巖壁攀登、自然崖壁攀登、方位角行進、山地急行軍、吊渡過河、牽引橫越、山地障礙、應用射擊等14大項、28個分項的專業技能比賽,在全程500公里範圍內採取晝夜不間斷實施的方式展開激烈角逐。

>>>相關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