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文中商品均爲自用購入。文章較長,圖片較多,不耐煩看文章的值友可以直接拖到結尾看總結

  在本文開始之前,先請各位值友思考一下:無線充電是僞需求還是真有用?

  無線充電這項技術最早由諾基亞推向主流市場,2012年發佈的Lumia920,是諾基亞推出的第一款無線充電手機,亦是當時主流手機廠商推出的第一款無線充電手機。另一個舉起無線充電大旗的手機巨頭是三星,於2015年推出自己第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S6,蘋果則是在2017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款無線充電手機iPhone8。

  無線充電自誕生伊始,坊間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僞需求論,一種是真有用論。僞需求論的觀點是,無線充電功率低,充電慢,而且必須放在無線充電板上,既不能邊充電邊玩遊戲,也不能邊充電邊刷抖音,頂多算半無線,只有當充電像接收信號一樣,那才叫真無線。真有用論的觀點是,無線充電可以去掉充電線,使桌面變得更加整潔,況且無線充電隨用隨充,沒事了就放上去充一會,手機一直滿電的感覺不好嗎。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堅定的無線充電有用論者。自己的iPhone8 plus在家和辦公室都是用無線充電,這和我的需求有直接關係。我工作時坐辦公室,回家後就呆在家裏,既不像房產銷售、外賣小哥那樣要天天帶着手機外出跑業務,又不玩耗電量巨大的手遊,因此我對快充或者邊用邊充的需求並不高,反倒是因爲在辦公桌前呆的時間很長,因此非常需要一個整潔的辦公環境來使心情愉悅。對我這樣的充電需求,無線充電是很合適的,如果是需要經常外出跑業務的人,或者是重度手遊愛好者,那麼對快充和大電池的需求,應該比無線充電來的更加緊。

  先討論無線充電的適用性是很有必要的,因爲本文的分享,就是以無線充電爲主的。

  事情的起因是辦公室的無線充電板壞了。型號是畢亞茲的M13,購入時間是2018年7月,前段時間清明假期結束後回到辦公室,把手機放上去便發現沒反應了。這塊無線充電板是我在辦公室唯一的充電設備,壞了的話,只能趕緊再買個新的。

  上京東搜了一會,發現了一塊能夠同時充手機和AirPods的無線充電板,一想到過幾天自己的AirPods Pro就送到了,給它也配個充電位挺好的。放進購物車之後又刷了一會,刷到了一個能夠同時充手機、AirPods和Apple Watch的無線充電板。雖然我沒有Apple Watch,但是保不定哪天心血來潮就買了呢,而且這個三充電位的無線充電板也就比前面那個貴20塊錢。於是很愉快的把這塊無線充電板放進了購物車。

  閱讀商品描述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無線充電板需要18W以上的充電器來保證能夠同時爲3個設備充電。辦公室裏的充電器是我在家隨便翻出來的一個手機充電器,功率只有10W,連給手機和AirPods同時充電都滿足不了。因此當即決定,再買個大功率的充電器。

  付款前看了看自己辦公桌旁的插座,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新選的充電器地方插……(插座上插着我的電腦、打印機、隔壁同事的電腦、打印機),而且這個充電器功率挺高的,光用來連接無線充電板的話,有點浪費,乾脆把筆記本電腦的充電器扔了,也用這個充電器充電吧。

  這樣的話,之前選的充電器功率又有點不夠,而且想把筆記本也連進來的話,還需要一根type-c數據線。那就再選個功率足夠的充電器和數據線吧。

  最後付款的時候,一共花了300塊錢。我本來是打算花50塊錢買個無線充電板的,爲什麼到最後卻花了300塊呢……

  大概這就是購物時的樂趣和付款時的痛苦吧……

  廢話少說,先來看看無線充電板吧。型號是倍思智能三合一無線充,長圓形的造型,白色磨砂材質,摸起來手感還不錯。從左到右依次是手機充電區、Apple Watch充電區、AirPods充電區,也可以把手機放到AirPods充電區上去充電,這樣的話最多能同時給兩部手機充電。

本體和附帶的充電線

  背面標明瞭型號和輸入功率,最大支持9V2A,也就是18W的功率,理論上給手機進行無線充電的話,能夠達到最大18W的充電功率,當然是否能到達這個峯值也要看手機的型號以及當時的剩餘電量。

背面的銘牌

  Apple Watch充電區和AirPods充電區都有凹槽,方便用戶找到充電區,也能防止設備滑動。AirPods充電區是可以給AirPods Pro充電的,兩款耳機的充電盒差不多大,都可以放進這個凹槽裏,只不過一個要豎着放,一個要橫着放,有這兩個設備的值友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拿個口罩比一下,給大家看看無線充電板的個頭。

比一個普通醫用口罩略大一些

  厚度大概有7mm左右(沒有遊標卡尺,用捲尺大概量一下)。雖然個頭比較大,但整體很纖薄,攜帶是比較方便的。

側面有指示燈,通電時會亮綠燈

  看一看同時給iPhone8 plus和AirPods Pro充電的情況

  有一點比較奇怪,它給AirPods Pro充電時,AirPods Pro的指示燈偶爾纔會亮,但是就算不亮,實際上也充進去電了,因爲過段時間可以看到充電盒的電量增加了。

  不知道這是爲什麼。

  再來看看充電器吧。綜合看了很多,最後選了紫米的一款充電器,最大功率65W,帶有兩個普通USB充電口和一個USB type-c充電口。

  同樣拿個口罩給大家比一下,看看大小。

大概半個醫用口罩大小

  厚度爲28.4毫米,聽起來挺厚,實際還是比較便攜的。當然,比不過最新的氮化鎵充電器。

三個充電口

  充電器的插頭可以摺疊,方便攜帶。這應該算是目前充電器的標配了,不能摺疊插頭的充電器都不夠良心。

  側面有一個環形指示燈,在通電的時候會亮起來,提示當前正在充電。我很希望在這個環形指示燈上做個電源開關,有個開關的話,我週末不上班的時候就可以把充電器關掉,而不用把它從插座上拔下來了。

好在這一團亂麻沒在我桌子上

  根據商品描述,紫米充電器的最大輸出功率能夠達到65W,支持PD和QC快充協議,也能夠滿足以type-c接口供電的筆記本電腦。其中USB type-c接口最高輸出功率45W,兩個普通USB接口最高輸出功率均爲20W。

  來簡單測試一下充電效果吧,雖然對我來說,紫米充電器能夠滿足基本的供電需求就夠了,但誰也不會拒絕更快的充電速度呀。

  給手機和AirPods Pro的充電設備是上文提到的無線充電板,筆記本電腦是第二代小米筆記本air 13.3寸版,i5-7200U,充電口就是type-c接口。

  這檯筆記本電腦從買到現在也用了好幾年了,有個毛病就是關機會掉電,這不,五一假期結束之後,電量就剩31%了。當紫米充電器只給筆記本電腦充電時,充電功率接近40W。

測試儀連接type-c接口,此時總功率38.89W(僅給筆記本電腦充電)

  連上無線充電板,把iPhone8 plus放上去充電(此時電量58%),這時普通USB接口的輸出功率爲10W左右。而此時type-c接口的輸出功率降低了0.2W,依然是40W左右。

測試儀連接type-c接口,此時功率38.73W(給筆記本電腦,iPhone8 plus充電)

測試儀連接普通USB接口,此時功率10.57W(給筆記本電腦、iPhone8 plus充電)

  再把AirPods Pro放上去,這時普通USB接口的輸出功率爲13W左右。

測試儀連接普通USB接口,此時功率12.9W(給筆記本電腦、iPhone8 plus和AirPods Pro充電)

  三臺設備同時充電,充電器的輸出總功率是51.63W,距離最高65W的上限還比較遠。因此合理預測,即使把Apple Watch也放上去充電,應該也是能夠滿足的。

  如果拔掉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只連接無線充電板,單充手機的話,輸出功率爲11.37W(此時的電量達到了63%)。

測試儀連接普通USB接口,此時功率11.37W(給iPhone8 plus充電)

  放上AirPods Pro,輸出功率爲13.16W。

測試儀連接普通USB接口,此時功率13.16W(給iPhone8 plus,AirPods Pro充電)

  簡單列個表總結一下,被圖片弄迷糊的值友直接看錶吧。

  一般來說充電器的充電功率是由被充電的設備控制的,官方介紹的最大充電功率通常只有在設備電量極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隨着電量逐漸上升,爲了保護電池,充電功率會逐步下降。

  測試很簡單,也沒有對照組,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讓大家自己考慮和判斷這款充電器值不值得買。我覺得還是蠻可以的,測試結果至少證明了這款充電器數據還是可信的。

  親測能夠對華爲手機進行快充。拿我媽的榮耀V10來試了試,連上之後就出現了快充的屏顯。

對榮耀V10進行快充

  提一下發熱吧。寫到這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上午,電腦充滿了,手機和AirPods Pro也都充滿了。我用手摸了摸充電器,有點燙手,感覺有45度左右,我覺得它發熱有點厲害,因爲經過我將近一個月的使用,這還不是它最燙的時候。

  紫米這款充電器並不是最優選擇,無論從性價比、功能性還是便攜性上都有比它更優秀的產品在,我也只是在一個合適的價位和一個合適品牌下選擇了它。一開始真的很想買倍思那款跟大號口紅差不多大的氮化鎵充電器,但是價位超過我的預期了,雖然也就貴了50多塊錢。

  各位值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懶得選的,紫米這款其實也不錯。

  最後簡單聊聊這根USB type-c數據線。基本就是隨便選了,本着便宜耐用的原則選了這根倍思的編織線,2米長,最高支持60W的充電功率,接口帶燈。別的地方也沒什麼值得講的。

看起來還是挺結實的

  選購時最主要的是注意線材支持的最大功率,否則用的時候把線燒了還是挺危險的。其次是線材的長度,通常來說長一點總比短一點好。

  除此之外,線材的選擇就任君歡喜了。

  最後總結一下我優化辦公室充電設備的思路:如果手機支持無線充電,就用大功率多口充電器配無線充電板,這樣的話辦公桌上可能一根線都沒有;如果需要筆記本電腦,可以再加一根USB type-c線;不需要無線充電的用戶,大功率多口充電器也有必要買一個,能省出一個充電器的位置;如果您的手機也不支持無線充電,電腦也沒有type-c接口供電的話……親,建議您有機會的話把老古董換掉哦。

  總之,大功率多口充電器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思路也可以用在出差黨上。我曾經幹過3年多審計,半個中國都跑過了,深知便攜性的重要,出差的時候多帶一個充電器都嫌沉。大功率多口充電器加無線充電板,兩個充電設備就能滿足自己所有用電器的充電需求,還是比較不錯的。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