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是學經濟的,我說提高了就提高了,反對無效,反彈!反彈!反彈!),旅遊也從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特別是在“五一”“十一”小長假,人們都想抓住這一年裏難得的休息時間出去嗨皮一下,讓自己存了幾個月的工資出去透透風,以至於近幾年來“五一”“十一”小長假期間的旅遊數據是蒸蒸日上,鬱鬱蔥蔥,枝繁葉茂,一知半解,一瀉千里······


總之是一年比一年漂亮,但是今年的情況卻不太一樣: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佈消息,在五一勞動節假期的第三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3094.4萬人次,實現了國內旅遊收入約124.3億元。五月一日到三日,“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接待遊客總人數:8499.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50.6億。

乍一看,這個數據還是非常喜人的,但去年相比,其中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76.7億元。


由此可見,今年的遊客人數不到去年的一半,旅遊收入更是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原因,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新冠的蔓延,把大家都困在了家裏。

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地區都已經解封了,旅遊景點也相繼開放,但疫情終究還是沒有徹底被消滅,人們的一些顧慮還是存在。一些主客觀的因素都還在限制着人們假期的活動動向。


1,雖然各地已經解封,但是疫情防控工作還沒有正式落下帷幕,病毒的威脅還在時時刻刻地在,出省,甚至出市都還會面臨一些阻礙,而且從省外回來基本上都要被隔離觀察十四天。這就對於想出去旅遊的人來說,絕對是層層的障礙,於是乎就有一部分人選在繼續呆在家裏,去自家的廚房打打卡,客廳旅旅遊,甚至是臥室做做運動······

2,安全隱患依然在,在疫情防控的中後期,出現了這樣一批患者,他們被稱作“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無發燒、咳嗽、咽痛等臨牀症狀,同時也沒有臨牀可識別的症狀和體徵,但是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是陽性。這類患者無疑就成爲了“定時炸彈”。一旦與人接觸,後果不堪設想。而且也不能排除有隱瞞病情的人出來溜達。所以就有一部分人選擇放棄出去旅遊以規避此類風險。

3,經濟限制,一月,二月,三月都是全國最緊張的時候,工廠停工,企業停產,全國各行各業都陷入了癱瘓狀態,所有人都必須呆在家裏,在此條件下,人們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在復工的這一小段時間裏所賺的錢甚至供不上日常開銷,哪裏還有閒錢出去旅遊,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或是在辦公室埋頭加班。

4,有的景區目前並沒有開放,比如哈爾濱大部分景區,海南景區的室內部分。全國完完全全的恢復正常秩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省市的疫情狀況下相差較大,所以景區開放工作還是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展開,有的地區沒有滿足條件,爲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景區就不會對外開放。以至於很多遊客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只能放棄自己的旅遊計劃。

雖然說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升級成了五天,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五天的旅遊數據相加還是比不過往年,這並非一個不好信號,這恰恰說明國民的安全意識,病毒防控一是非常高,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欣慰的。這裏也要提醒出去遊玩的朋友們,在享受自己旅行的同時,不要掉以輕心,因爲景區人員多且複雜,隨時可能會出現疫情反彈或者擴散的情況,要戴上口罩,保持距離,儘量讓自己處於比較安全的環境中。

畢竟勞動假期年年有,病毒來了卻難走,歡樂別忘帶口罩,身體健康最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