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mate微信君開闢新節目『學長有話說』

今天是我們節目的第四十六期請來了 19Fall N同學

申請背景

學校:985(網排12)

專業:電子商務

GPA :87.5

語言成績:雅思7(6)

GMAT:

背景提升:

  • 2段500強相關實習
  • 1段創業
  • 2個國家大創
  • 1個電子商務三創賽國家一等獎
  • 大挑、小挑等等校級獎狀10+
  • 學生會副主席

Offer:

  • 帝國理工學院 Strategic Marketing
  • 香港大學 Marketing
  • 華威大學 Marketing and Strategy
  • 香港城市大學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Photo by Plush Design Studioon Unsplash

寫下這篇總結的時候,我正坐在兩個多月前參加IC面試的咖啡廳裏,那個時候的我沒有任何offer,正處於一個極度焦慮、自我懷疑的階段。

但現在,無比感謝自己經歷了這個階段,因爲它給予我的收穫無與倫比。

想說的太多,可能避免不了長篇大論,爲了便於大家找到自己關注的點,整體分成三個板塊。

Photo by Greyson Joralemonon Unsplash

一、爲什麼要選擇留學

其實,在大三的寒假之前,我都是想保研的,至於爲什麼,自己一直也沒太想明白。

於是在這樣一個模糊的目標下,我的各科成績還看得過去,大大小小的獎我也拿了不少,學生會社團沒落下,總之,就是過着一種看起來很豐富但實際有些迷茫的生活。

直到大三寒假,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麼“混”下去,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並願意爲之傾盡全力的生活和出路。

那個時候我把自己在過去取得的所有收穫放在一邊,只考慮本心,確定了以下三個關鍵點:

  • 相較於理論性研究,我更喜歡實踐
  • 喜歡生活豐富多彩
  • 想拿到研究生文憑

其實根據這三點我就可以確定讀授課型碩士、畢業後工作就是最適合我的出路,哪怕我的英語很糟糕,但怎麼能因爲它放棄夢想的學校和生活呢!

至此,我的留學念頭已經紮根,毅然放棄了保研機會,開始了一場和英語的惡戰。

Photo by Matt Artzon Unsplash

二、做了哪些努力

開始付諸行動已是大三的寒假,從雅思開始,就如千萬留學生的起點一樣,只是我跑的實在很慢。

關於雅思的備考已有太多大牛分享經驗,我亦不再多說什麼,簡言之就是7個月考了4次,從6(5.5)到7(6)。

開始的時候報了補習班(英語底子好的話完全不需要),中間就是長時間的訓練,第四次考試的時候,我已經沒有提題可以做也不相信自己能考過,完全佛系備考卻考過了最低要求。

不過,爲了滿足錄取條件,我還要繼續和雅思戰鬥。

當然,作爲一名商科生,GMAT也是我躲不過的考試。說來慚愧,8月和10月分別考了一次,都非常低。後來反思發現,第一次考試複習不紮實,且面對緊張的環境有些無所適從;

在準備第二次GMAT的時候申請第一輪已經陸陸續續開始,而我的雅思成績這時候只有6.5,加之保研的朋友們都確定了學校,有一種孤立無援的無助與壓迫感,頂着這種壓力又一次考得很差。

劃重點:考GMAT心態真的很重要,看到難題不要慌,時間不夠不要慌,周圍的人來回走動也不要慌。

在這個階段和我的導師Emily姐姐打了很多電話,我甚至想放棄我想讀的MKT轉申相對容易的電商與物流方向。

那個時候我喪的自己都討厭自己,還好Emily始終相信我並鼓勵我堅持自己喜歡的專業,非常感謝!最後,雖然沒有滿意的GMAT成績,還是申請到了我想去的學校和專業。

除此之外,我也找到了兩份500強相關實習,雖然本身的實習/創業經歷比較豐富,但都是些小打小鬧,不夠有說服力。

因此我在求職網站投了非常多簡歷,也隨時關注各大公司官網,有幸找到了相對輕鬆且收穫頗多的實習。

Photo by Warren Wongon Unsplash

三、收穫

要說收穫,最令我開心的當然是有幸收到IC的con offer;

除此之外,近一年時間裏的獨處和煎熬讓我更加認清自己,也更加堅韌和勇敢,逐漸學會在高壓下控制情緒,學會在繁多的任務轟炸中集中注意力於一點;

並且,又一次證明了亙古不變的道理:No pains, no gains.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1月16日的早上,照例不抱希望的打開郵箱,卻意外看到了一封以‘Greetings from…’開頭的郵件,那是我第一個offer——香港大學的MKT,激動到想哭不是誇張。

那一刻覺得曾經付出的所有痛苦都值了,緊接着的半個月下起了offer雨,這種突然被認可的幸福,無以言表,希望未來你也能體會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