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文/雪山

說到對聯,大家一定很清楚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雖然比不上唐詩和宋詞出名,但在很多時候,還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正所謂每一個年代都有流行的東西,就像在唐朝,流行的就是詩,到了宋朝,流行的就是詞。

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唐詩宋詞能在現在如此出名,還是要歸功於古代的詩詞大家,正是因爲他們豐富的才華,才能使這些詩詞流傳下來,供我們欣賞和品味。但是,對聯出現的時期比唐詩和宋詞還要早很多,對聯出現在五代時期。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這麼多的娛樂場所,以前人消遣的方式就是喝酒、對對子。

在開心的同時還可以彼此之間切磋一下學術與智慧,也是很有趣的。對對子指的就是有人出上聯,需要你來對下聯,要求語句簡潔,上下兩聯的意思不能相差太多,讀起來還要很押韻。現在我們就來看一個關於對聯的小故事。

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說是有這樣一個女子,她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長大之後寫得一手好字、文采也是極好的,她最喜歡的就是寫對子。但是命運總是會有幾番波折,她家道中落,父母親都離開了人世。但這個時候她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婆家,無奈之下她嫁給了當地一名獵人。

這名獵人對她挺好的,本以爲自己就此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沒想到沒過多久這名獵人也去世了。這麼年輕的一位女子就此成了寡婦,寡婦在當時人看來是很不吉利的。至此之後,很少人和她來往,更別說她能再找一位好丈夫了。

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後來村裏又來了一個瘸子,他是一個讀書人,也很有文化。同樣都是讀書人,他就和這位女子有了交流。可能都覺得自己的命運比較波折吧,在別人的眼裏看起來都是殘缺的,兩個人總有說不完的話,總覺得這個人就是可以陪伴自己的人。

但是這位女子很清楚自己是一個寡婦,怕別人說一些壞話來詆譭她。她便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就是出一個對聯,若是有人能對上,那她就改嫁給這位男子。

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沒過幾天,寡婦就出了這樣一幅對聯,說的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村子裏面很少有男子喜歡娶這樣一位寡婦,但還是想試試能不能對上她的對聯,若是對上了,心裏也能得到滿足。

這些男子一點頭緒都沒有,但是村子裏不久之前來的那位瘸子呢?他可是一位文化人,他看到上聯,沒過多久就想出了下聯,就是:牛魔王,芭蕉扇,能大能小。這時候寡婦出來了,說:這下聯,我服。

寡婦出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瘸子一下聯,寡婦:我服

這句俗語一說出來,村民們都很驚訝,沒想到瘸子還能對出這麼經典的下聯,也更驚歎這兩位讀書人的學識了。至此之後,再也沒有流言蜚語。

不知大家有什麼更好的下聯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