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體來說,把天干的第一個“甲”和地支的第一個“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三個“丙”和地支的第三個“寅”配合,就成了“丙寅”。




中國傳統干支紀年法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大事都是用干支紀念表示的,比如辛亥革命,代表革命發生在農曆辛亥年,庚子國變代表災難發生在農曆庚子年,戊戌變法代表變法時間爲農曆戊戌年。

1、天干地支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支配六十甲子

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組合,成爲六十個不同的單位。具體來說,把天干的第一個“甲”和地支的第一個“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個“乙”和地支的第二個“醜”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個“丙”和地支的第三個“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個“癸”和地支的第十個“酉”,就成了“癸酉”。

至此十個天干已經輪完了一遍,而地支卻留有“戌”和“亥”,這時,天干便由“甲”開始繼續與地支留下來的兩個相配合,組成“甲戌”和“乙亥”。十二地支第一輪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卻剩下來從“丙”到“癸”八個,這時天干仍由“丙”繼續下去,而地支則由“子”重新開始配合,如此不斷,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剛好同時配完。

六十爲一次循環,第六十個單位之後,又輪到第一個單位,週而復始。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稱這個排列爲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稱參差錯綜,故又稱花甲子,後謂年滿六十爲花甲即由此而來。

  3、六十甲子干支、五行、屬相對照表



中國傳統干支紀年法



  天干順序的單數(奇數)配地支順序的單數,天干順序的雙數(偶數)配地支的雙數,則成爲甲子、乙丑、丙寅等,永遠不會出現甲醜、乙寅,丙卯等天干單數與地址雙數搭配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