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視遠觀,秀出雲表" 這或許就是藍先生心中對於那座白塔的印象。

他曾提起,家中祖籍是湖廣填四川遷徙而來,而那本他心念已久要出版的《白塔秋楓》,他解釋道,“白塔”是家鄉四川廣安的古蹟,秋楓則取“落葉歸根”之意。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先生有着川劇小生的儒雅謙和,知道我們的工作能讓更多喜愛川劇的人用得上,從開始到我們離開,他說了許多次的“謝謝!”,臨走蹣跚着親自送我們到電梯口。

回憶起那時的情景,總覺得先生有着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讓人慢慢聽他講述那些他和川劇的故事。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見面的那天正值藍先生與夫人的結婚紀念日。

在藍先生的一生中,夫人一直是他背後最爲堅實的依靠。相濡以沫數十載,他們之間的感情並不需要太多言語。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版權圖片)

藍先生說,他讓家人把他想到的一點一點記下來,希望能對學習川劇的人有用:

“川劇文生演員要兼演武生戲。”

“演員要有拿手戲,唱作念打須齊備。”

“ 川劇文生表演藝術,要求表演逼真,怎樣才能達到逼真的境界——體驗與體現。體驗,表現在臉上分春、夏、秋、冬;體現,內在感情要掌控悲、歡、離、合。”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文生要‘站如亭亭玉樹’,哪裏去找玉樹?你們看,成都二月有一種(盛開的)花叫玉蘭,遠處一看(如玉樹一般)。 ”

先生有一首自己寫的小詩:

玉蘭花仙二月來,惹動遊人寧不摘。

何奈阿芳壽命短,三朝兩暮醉花臺。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曾經的川北名鼓師周雲生前輩送給還是少年藍先生十句話,這句話當贈予年輕的後輩們: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成功在於行,一家之計在於活,一生之際在於勤——天道酬勤。”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藍老師還提到了他的一個小小的請求:

“我劇作有三個劇本《東坡情》《薛濤淚》《李白夢》,還有一個《巴九寨》,希望能出出來,或演出。真是感謝了!”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白塔掩映在鬱鬱蔥蔥的青山之間,偶爾風起,有鳥飛過,又歸爲寧靜。

已是深冬,而那到秋日纔會紅遍山林的楓葉,用盡自己最後的時間,溫暖了整片山林。

藍光臨先生:白塔映青山,秋楓寄雲端|最後的送別

願先生一路走好!

——

未標註圖片源自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