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字之前,我们有两个概念要说明。第一个,我们今天使用的桌子在唐朝以前是没有的。

唐朝以前,我们有两种伏案,一个叫案,另一个叫几。所以在古文中常会看到有“几案”一词。

这个案就是条案,是上供用的比较大而长的那种,是敬神用的,在上面摆供品,一般人不能使用。

图〡条案

人们平常使用的则是这个“几”。所以看连续剧时,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封神榜》等,画面里是不能出现桌子的,如果出现桌子那就穿帮啦!就等于说拍古代戏的时候,你拍出拿手枪、打电话的了,那是不可能的。

“几”字到现在看,还是一个茶几的形象,很低矮。甲骨文、金文我们没见到,小篆就是这么一个较低的小平桌,隶书更像。

小篆和隶书的两个形体都差不多,其笔画简单,书写基本没再有过大的变化,楷书进一步标准化。

古时候,人们常是席地而坐,前面放一个“几”用于吃饭和写字。北方有“炕桌”,“几”就是在炕上使用的一个低矮的小桌,类似于此。

图〡几

那什么时候才有了“桌子”呢? 这是到了东晋“五胡乱华”之后的时期。

胡人是游牧民族,他们常年骑马,都是罗圈腿。到了中原,他们大多不能像中原人一样跪坐、盘腿,所以他们使用了比较高的桌子和椅子。

在北京我们常见到一种折叠的小凳子,叫马扎,就是一折挂到马上,骑马的马背民族所使用的。

他们不能席地而坐,要分腿坐,就得高些,当他坐得高了,前面的“几”也得高。所以这是胡人、游牧民族的文化传到中原所影响而产生的。历史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在此就是一个见证。

图〡马扎

“几”字没有别的意思,指一个低矮的小桌。今天我们依然把小的、低矮的桌案称为几,如喝茶的小桌就叫茶几,也叫几案。凭借的“凭”字,下面就是个“几”字,指你坐着的时候靠着一个“几”。

因为几案比较低又在下面,所以又和基础的“基”同音通意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关于“几”的繁体字——“幾”。在简化汉字的时候,人们用简单的“几”字代替了复杂的“幾”,被认为是繁简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