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温峤镇党委书记叶鑫俊约了下午1时30分的访谈,1时20分许,他从外面风尘仆仆赶回来,“中午刚去对接了一个人才引进事项,有专家项目将要落户温峤,为我们的工量刃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下午,我安排了下村走访。”

叶鑫俊的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块白板,其右半部分画着一张防疫树状图,详尽记录着人员摸排、集中隔离、防疫物资等信息。通过全镇上下压实责任、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白板的左半部分也是一张树状图,千年古镇、生态福地、工具之乡、休闲鞋都四大板块的谋篇布局尽收眼底。自3月份规上企业实现100%复工后,温峤正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奔跑在“赢两战 夺五冠”的赶考路上。

严防死守,无悔逆行

◆记者:温峤是温岭的西大门,紧邻乐清,当时防输入的压力应该比较大,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

叶鑫俊:温峤在外经商人员多,又与温州毗邻,压力确实非常大。我们湖北返乡人员有427人,其中武汉192人;温州返乡也有几千人。青屿片7个村与邻近县市的交往非常密切,走亲访友频繁,甚至买菜都到乐清。之所以前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做得扎实,主要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通告次第发出,不断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市委书记徐仁标更是夜访温峤,指导工作并看望镇村两级干部,鼓舞了大家的斗志。此外,镇党委和政府见势早、行动快。大年初二开始,我们就组织镇村干部守住了通往外县市的各条道路。在守大路的基础上,也守好小路,发动青屿片各村昼夜值守,坚决守住温岭的西大门。

◆记者:有一天晚上,我跟随市主要领导到白岩下村突击检查,看到村口值勤处停着一辆小面包车,车里放着被褥,得知村干部晚上值班轮休时就睡在车上的。

叶鑫俊:是的,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金岩村的干部值勤时也在车里过夜,还有一些村则是把集装箱拉到村口来睡。当时防疫物资紧缺,不少村干部都是把使用过的口罩清洗后放到空调口吹干继续用。大家迎难而上、以身相搏、无悔逆行,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既生动体现了基层组织强大的战斗力,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市镇两级大抓基层的成果。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干部一直在风雨中坚守,在疲劳中坚持。除夕当天,我们就要求全体干部必须返岗。当时尽管有些干部已经到了北京、广东、江西等省市,但都第一时间赶回来。因连续作战,有些干部身体已经透支,但仍不肯停下工作。镇党委为此专门发出两份强制休息令,要求两名干部强制休息。

全力以“服”,全力以“复”

◆记者:从镇政府大楼LED屏显示的“慎终如始抓防控,时不我待促发展”字幕可以看出,当前镇里的工作重点是“两手硬、两战赢”。温峤工量刃具产业是温岭四大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峤还是6个鞋业重点镇(街道)之一,加快复工复产对于全市“赢两战 夺五冠”助力颇大,目前全镇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

叶鑫俊:市里提出“赢两战 夺五冠”,温峤也是这个目标。我们镇已连续4年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今年要冲五连冠。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继续实施精密智控,并重点做好防输入。我们很早就开始实施更严的标准,对从国外回来的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并自费集中隔离14天。现在,企业众多、人员密集的村仍在认真守好小门。

2月21日,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重新开市,796个摊位目前已全部开业。作为国内工量刃具市场的龙头,该交易中心的开市助推全国制造业逐步复苏,也让温峤全面掀起复工复产热潮。截至3月20日,全镇74家规上企业、38个在建项目均已复工。

◆记者:助推复工复产,镇党委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叶鑫俊:我们建立领导班子联系规上企业名单,18位领导分别对口联系74家企业,成了企业的“后勤保障部”。一人一企、一企一策,问需解难、排忧纾困,党员干部成了企业防疫指导员、政策宣讲员、发展服务员。

镇干部全员下沉到企业,在一线了解需求、排查矛盾、了解堵点、解决问题,尤其是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精确发力、精准施策、精心服务,助推企业进入复工复产快车道。

2月初,承康机电虽有心复工却陷入防疫物资缺乏的尴尬局面。镇里得知后,第一时间协调联系,落实了一批防疫物资,解了燃眉之急。目前,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到4月份,已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66.7%。

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防疫物资的需求不断增大。我们聚焦“三服务”,制定实施疫情防控预案,开展防疫知识培训,想方设法帮助企业采购防疫物资。截至目前,已为辖区内企业采购口罩36万只。

为挖掘劳动力资源,推进复工复产,我们唱好“线上+线下”招聘二重奏。3月6日至15日,镇里组织在楼旗工业园区设点开展线下招聘,恒泰源、铭泰、耐奇等36家企业成功招揽员工千余名。线上则通过“智汇台州百万英才云平台”,为企业“云端揽才”。截至目前,74家企业已成功“上线”,利用该平台发出招聘操作工、设计师等信息百余条。

◆记者:国外正在暴发的疫情,对温峤的制造业有没有影响?我们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叶鑫俊:影响非常大。温岭6个鞋业镇(街道)各有特色,其中温峤的特色就是外贸鞋。全镇1052家企业,规上企业74家,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出口型的鞋企。因此,今年一季度的工业产值下滑不少。

面对这个困难局面,一方面,我们让企业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努力化危为机;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开拓国内市场,引导他们由出口转内销。在温峤发布微信公众号里面,我们专门做了个“温峤好产品”栏目,把鞋类等产品放进去展示销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接联系更大平台,更好地帮助企业“带货”。

如今在温峤镇,企业“加速跑”,主动出击抢原料、抢订单、抢市场已呈燎原之势。“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力锋精密工具(浙江)有限公司是我们镇亿元企业之一,在遭受疫情冲击下,积极转变思路,将原定的新产品发布会搬到了线上,首发日就接到订单3000万元。目前,该企业正开足马力忙生产,3月份实现产值1300余万元,同比增长近10%。

项目为王,转型为纲

◆记者:刚才您提到,温峤今年要“赢两战 夺五冠”,而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该从何处着手?

叶鑫俊:有大投入才有大产出,我们要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继续围绕千年古镇、生态福地、工具之乡、休闲鞋都这四张名片,谋项目、抓招引。一季度,全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3%,这为“赢两战 夺五冠”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产业特色、资源禀赋来招引项目,最近,我们正在对接一批医养结合和工量刃具产业项目。

我们还加大平台培育力度,推进工量刃具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工量刃具科创园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争取其成为温峤经济发展又一大引擎。

还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转型提升,推行“机器换人”。比如,耐奇鞋业正在开发第二代智能鞋机,在当前疫情常态化条件下,可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把一套生产线70个工人减至15人,这将是推动温岭传统鞋业优化升级、逆势突围的革命性产品。

【来源:浙报融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