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殭屍三人組:英叔、秋生、文才。殭屍三人組:英叔、文才、秋生,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更是我們的青蔥歲月。

殭屍三人組:英叔、文才、秋生,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更是我們的青蔥歲月。

“英叔”身穿道袍經典劇照

1997年,也就是香港迴歸的那一年。林正英因爲肝癌去世,享年45歲。成爲師徒三人中最先走的那個人。

2011年,許冠英在家中猝死,享年65歲。值得一提的是,許冠英終生未娶,據說是因爲他常常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滿意。

看完幾部英叔的幾部電影,總結一下,很大的特點就是與中國民間傳說,鬼故事很好的結合起來

感覺就像一個夏天的晚上一羣人在屋外乘涼,大人在給小孩子講鬼故事一樣讓人着迷!同時電影的最後一直在弘揚正能量:邪不壓正。人分好人壞人,鬼分好鬼壞鬼,但故事的結局一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殭屍三人組:英叔、秋生、文才

人們 都說,“英叔”之後,再無殭屍道長,其實這個說法也是有現實依據的。

01.“英叔”已成爲殭屍片的一面招牌,給觀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腳踏陰陽八卦步,手執木劍斬妖魂。 黃佈道衣鑄英靈,一世清明正氣存。 手舉濁酒過頭頂,黯然灑淚敬道人。揮淚灑酒英靈地,道氣長存天地神。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捉鬼人。

當時的殭屍片主要以恐怖加搞笑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刺激的同時還能帶來一絲絲的歡笑,讓人慾罷不能。這也正是他的殭屍片的一大特點,而現在的殭屍片卻少了很多味道。

英叔與秋生

其實電影中還融入一些我們似懂非懂的民俗文化,這就讓電影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比如喪禮的種類、殭屍的分類以及逃避方式等。九叔是京劇出身,對於中國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片場的佈置都有非常中式的風格,道具、場景或許簡陋,但卻很容易地 將觀衆帶入電影當中去。

記得看電影時,到緊張時刻因爲害怕,直接就不關電視就出去了,一會心情平復或者再找個夥伴繼續回去看。

一副濃眉大眼 一臉嚴肅正氣的面孔身穿黃色太極八卦服,手拿桃木劍的經典形象已刻在觀衆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卻。

02.“文才”與“秋生”的坑師組合更是爲觀影增添了不少樂趣

“鐵打的秋生,流水的文才”是真的嗎?

文才的搞笑表情

從表面看是這樣的,大部分的英叔電影都是有秋生參與,而只有很少的幾部是文才參與的。但是,有文才參與的這幾部卻是精品中的精品。

文才的扮演者許冠英不是一個簡單人物,他離開英叔獨自發展沒有任何問題,而秋生顯然更適合跟着英叔發展。

大家聽說過“許氏三傑”嗎?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許冠英還是香港影壇拒絕金像獎的“第一人”。

許氏三傑”: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

其實,許冠英飾演的文才,膽小好色,做起事來挺笨的,屬於林正英片裏的搞笑擔當,他和秋生的大坑組合是電影的一大看點。

03.“秋生”一人難以支撐起殭屍片的大梁,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已空留尷尬

90年代初期開始,殭屍片就逐漸沒落,後面英甚叔甚至都無片可拍,只能去拍電視劇殭屍道長,雖然這部劇爆火,但也無法阻止殭屍片的頹勢。

秋生與女鬼的經典場景

殭屍片所承載的是幾百年來的民俗文化,但時過境遷,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的風水學說竟被視爲牛鬼蛇神。

《殭屍先生》是香港靈幻功夫片的巔峯之作,1985年公映時引起轟動,票房狂收2000多萬,由此掀起了爭拍殭屍片的熱潮。電影中停止呼吸可躲避殭屍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不少同類電影在模仿。

《至尊先生》的宣傳海報

近兩年作爲殭屍片衣鉢繼承人的錢小豪,參演了很多題材的大爛片,更有着賣弄情懷的嫌疑,口碑那是慘不忍睹:

  • 《至尊先生》4.8

  • 《四目先生》2.7

  • 《新殭屍先生2》3.2

  • 《生化藥屍》3.3

  • 《救僵清道夫》5.4......

秋生這個角色是我們的童年回憶,在《殭屍先生》裏面身手矯健、拳腳生風、帥氣硬朗,是英樹最得力的弟子,怎麼也想不到日後會淪落至此,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道袍在身,但英氣全無

錢小豪外形和身手是保持在一個較好狀態,可臉上的歲月痕跡確實已經層巒疊嶂,宛如刀刻一般無法掩蓋,最重要的是他雙眼再也沒有了三十年前那股銳氣和狠勁,更多是疲憊的氣息、對於養家餬口混口飯喫的屈服

林正英之後再無殭屍片,殭屍三人組唯一健在的錢小豪卻難拾殭屍片昨日輝煌,處在尷尬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