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射鵰英雄傳》裏,金庸老人曾描述了王重陽在活死人墓裏修煉的傳奇故事。而現在,陝西戶縣重陽成道宮的活死人墓旁,也隱居着兩位奇人,他們一邊自己與疾病抗爭,一邊給其他人治病,他們是活死人墓旁的抗癌道士同崇淋和師父葉信慶。

師父葉信慶(左),1949年出生於天津,在此地生活了30多年,擅長把脈鍼灸,不少癌症患者慕名前來就診;徒弟同崇淋(右),1972年出生於陝西戶縣甘河鎮,3年前被醫院診斷爲肝癌,在師傅的指引下,她一邊抗癌,一邊給其他病人鍼灸拔罐。

這是一個20多畝的院落,進門處荒草萋萋。院子東南角有多間殘破的瓦房,與一般廟宇裏 的熱鬧、奢華不同,走進重陽成道宮,給人的感覺就是幽靜,甚至還有點破敗,遊客不多,院子裏最多的是鳥鳴。

後院有3棵樹,一棵是千年國槐,另外的一大一小都是銀杏樹,銀杏果落的滿地都是,同崇淋在撿拾銀杏果。樹下供奉着一方神像。

同崇淋說,這裏每逢農曆三六九看病,扎針也在當天的早上,平時不看,但有空閒了就要汆藥。

通常,師父開好藥方,同崇淋騎着大摩托去20公里外的鎮子抓藥,回來後打碎製藥。圖爲同崇淋製藥。

據病症不同,開出的藥方不一樣,汆出的藥丸也不一樣。考慮到病人能不能接受,同崇淋還加了一些蜂蜜。

除了喫藥、鍼灸以外,同崇淋還會用一些拔罐技術,她拔罐使用的罐子也是千奇百怪,有罐頭瓶子,也有香辣醬的瓶子……

冬季,患者躺在大炕上鍼灸拔罐,兩個屋子都躺滿了。對於附近的人來,活死人墓是最好的看病場所。

拔罐完畢,同崇淋就去院子的包穀地,喫力的拉起架子車,把包穀杆一捆捆的抱上車,她騰出地,準備再種上小麥。

傍晚時分,同崇淋開始做晚飯,晚飯一般是稀飯和饅頭等。在稀飯裏,在稀飯裏放了銀杏果和紅豆等。同崇淋說,她和師父沒有忌口,但以清淡爲主。

這裏不時會有人從外地慕名而來小住。來這兒看病的大多都是癌症患者,是被大醫院判了死刑的,活死人墓治療病人的費用,除了成本以外分文不收。同崇淋用實際行動,引導着不少癌症患者走向新生。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