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度之死 蘇定方滅百濟那一年已是68 歲,15 歲從軍,53年的戎馬歲月使他明白一個只有偉大的將軍才明白的道理:戰勝對手後的軍隊最先要的不是軍功章,也不是刀劍入鞘,馬放南山,更不是什麼金銀財寶,而是對放下武器的敵人的施暴。 從表面上看,軍隊是最服從紀律,也就是奴性思想最嚴重的一個人類組織。

但事實恰好相反,軍隊唯一的樂趣其實是在紀律的另一端——沒有紀律。尤其是在取得一場戰爭勝利後的軍隊,他們內心深處最大的願望就是放縱自己,對敵人肆無忌憚的施暴。蘇定方和新羅國國王金春秋在泗沘城見面後,迅速達成一致:在兵力所及處,軍隊可以向百濟軍民爲所欲爲。

泗沘城周圍烽煙還未熄滅,唐朝遠征軍和新羅部隊的搶劫、殺人、強姦就明目張膽的開始了。他們在上司的明確指示下,有目標地殘殺百濟國的強壯男人,無目標地強姦、搶劫。到處是婦女兒童的嚎哭,到處是男人的慘叫,百濟成爲血窟。多年以後,唐王朝的燕國公黑齒常之仍能回憶起大唐軍隊在百濟的暴行,黑齒常之就在那場暴行中,忍無可忍,重新舉起消滅唐軍的正義之旗。他是百濟人,也是百濟國內第一個反抗唐軍暴行的軍人。

唐軍在百濟的暴行讓百濟人在血泊中看到了絕望,百濟人人都認識到,如果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就在蘇定方滅亡百濟的十天後,黑齒常之,這位百濟軍隊中的下級官員衝冠一怒,重新拿起武器,砍向了唐軍的掃蕩部隊。僅十天的時間,黑齒常之就在任存山召集了三萬人,真峴也有了強大的復國力量,整個百濟沸騰起來。從黑齒常之砍向第一個掃蕩的唐兵到聚集起三萬人的這十天時間裏,蘇定方居然毫無行動。任存山距泗沘城的距離,急行軍的話只需要半天時間。而蘇定方卻在泗沘城裏大擺慶功宴。

等他得知百濟反抗力量已嚴重傷害到他的掃蕩軍隊時,已經晚了。他派去剿匪的一支唐羅聯軍被任存山的百濟反抗軍幾乎全殲。蘇定方大爲喫驚,僅僅十幾天,百濟軍隊的力量就得到如此大的提升,這讓他心煩意亂。不過,歷史又眷顧了他一次。

中國皇帝李治在得到蘇定方消滅百濟的消息後,認爲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他命令蘇定方帶領遠征軍迅速返國,投入到遼東戰場。蘇定方現在是李治心目中消滅高句麗的唯一人選,沒有人可以代替。就在蘇定方還沒有返回中國時,李治已經有了百濟總督(熊津總督)的人選,他叫王文度,當他接過熊津總督的大印時,就已經註定是一個悲劇人物。

李治派王文度到百濟,目的很單純,百濟國內的一萬遠征軍在蘇定方於遼東戰場發動總攻時,由南到北夾擊高句麗,即使不能夾擊,也能起到分散高句麗軍隊的目的。李治不知道的是,蘇定方還沒有離開百濟,百濟這個戰略要地就已岌岌可危。蘇定方帶着十二萬遠征軍和百濟前國王扶余義慈、太子扶余隆從原路返回。在東都洛陽,蘇定方受到了李治破天荒的嘉獎。

李治問蘇定方,百濟形勢如何?蘇定方當然不敢隱瞞。他說,百濟國內反抗力量層出不窮,這羣頑劣之民根本不配受我大唐教化,應該做滅種式的屠殺。李治大喫一驚,蘇定方在唐王朝軍界向來以慈悲著稱。在和西突厥的戰爭中,蘇定方曾幾次三番阻止手下將領的殺降行爲。讓他震駭的是,蘇定方纔出國幾天,居然變成了冷血動物。

他問蘇定方,爲何會有反抗力量?蘇定方當然不敢說出實情,堅持百濟人是冥頑不靈,必須要以鐵血手段來對付他們。李治認爲這裏面一定有文章,但不知道文章到底是什麼。可他知道,自己害了一個人,這個人當然就是王文度。在李治心目中,王文度是這樣一個人:頭腦冷靜,官運亨通,出則爲將,入則爲相。尤爲重要的是,李世民很器重王文度,所以在李世民時代,王文度平步青雲,引起不少人的羨慕和嫉妒。

令我們沮喪的是,關於王文度的歷史資料太少,使我們不能全方位的瞭解這位首任百濟總督。王文度首次出現在大唐舞臺,是在李世民對高句麗發動戰爭的644年。他當時的身份是大唐海軍陸戰隊的一名副司令(副總管),在進攻高句麗的卑沙城之戰中,他是第一個登城的最高軍官。這次閃亮登場,讓王文度一度散發光輝,後來在唐軍的對外戰爭中,他成了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

656年,唐軍對西突厥全面反攻的“蔥山道”行動開始,唐軍勢如破竹,節節勝利。總指揮程知節一路高歌猛進,但王文度卻看到了危機,唐軍雖然連連勝利,但損失巨大,要命的是,這種貪功冒進並沒有讓他們捕捉到西突厥的主力。於是,王文度以副總指揮的身份矯詔,剝奪了程知節的指揮權。 拿到指揮權的王文度作戰方式極爲保守,穩紮穩打,最終,正是他的這種指揮風格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本篇未完待續,搜索關注小編“日月晨雲”,更多精彩歷史等你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