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的好,少不读《水浒传》,老不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位列于我国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最为经典的文学著作。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我们现在谈起这两本书,里面仍有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还蕴含了很多人生智慧和哲理。读多了,书里的道理会影响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水浒传》一部描写农民起义、一群绿林好汉的故事。难免书中会有些风风火火的江湖风气,如果是年轻人读了水浒,他们有可能就会变得冲动。《三国演义》是东汉末年各个军阀割据混战的故事,充满着权谋家的明争暗斗。要是老年人读多了,就会越来越攻心于算计。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最杰出的政治家就是诸葛亮了,不仅如此,诸葛亮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现在是快餐式阅读的时代,真真正正读过《三国演义》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可是大家都应该看过它的电视剧。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卧龙”指代的人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了。两人的才华智慧不相上下,拥有其中一个,就能得到这个天下。庞统与诸葛亮师出同门,唯一的差距便是庞统其貌不扬。庞统在故事中笔墨很少,而且也没有诸葛亮的功绩和影响力,这是为什么呢?具体原因就是他英年早逝,年仅36岁就死在了战场上。


刘备出身落魄的贵族家庭,空有“刘皇叔”之名,可是却是白手起家,创建基业。在东吴和北魏这两个大国中夹缝生存,却还是一手建立了蜀汉,与孙曹三分天下。刘备身上最大的优点便是他的名声好,因为“刘皇叔”这个身份,加上他仁义宽厚、以德服人,使得百姓的民心和能人异士都归顺于他。先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出山辅佐,后来连庞统都纳入了刘备的身边,再加上名震四方的五虎大将,可谓是不缺文臣,也不缺武将。明明拥有最好的人力资源,可为什么刘备没有拿下天下呢?


庞统刚刚归顺的时候,由于相貌丑陋,刘备以貌取人,就随便给他一个小官当。这样有才华的人却不被重用,只能忍气吞声。后来经过诸葛亮的引导,刘备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重用庞统。天妒英才,在一次征战的过程中,因为主公的懦弱无能,被乱箭射杀,死在马下。他道,今天我死在这里,是上天注定的。其实他对自己将要过早的死去十分不甘,因为年纪轻轻的他以后还可能会建功立业。


确实,刘备身上很大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而且还有些刚愎自用。他每行一件事、每走一步路,都会犹豫不决,没有君王狠辣果断的政治手腕。在关羽失了荆州、兵败被杀之后,就是蜀国没落的征兆。此后张飞也相继去世。刘备备受打击,发誓要为两位弟弟报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随后发兵东吴。最后六十万大军败于陆逊,蜀国的基业大受打击。刘备也不久死在了白帝城,托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完成了自己答应刘备的誓言,死而后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