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氏太极拳的“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的由来与继承

杨禄禅的“内传架”与“外传架”。在杨禄禅时期,杨式太极拳的“大架”是一种比较慢的入门的拳架或套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体用兼备,可以传给入室弟子之外的徒弟;而“小架”也称“内传架”,是一种动作比较快的拳架(套路),技击性强,仅传给少数得意的入室弟子。也就是说,小架在入室弟子中择人而授,并不是每个入室弟子都可以传的;在吴氏太极拳中“小架”称为“吴氏快架”。

杨禄禅先师传的“内传小架”,得自陈长兴。陈长兴是陈家沟此架之第六代唯一传人,其陈家沟此架第一代陈奏庭则在明末得自河内县千载寺太极宫的董秉干老道(分别得传十三势软手、通背拳、及各种器械包括春秋大刀),清初又随王宗岳另一弟子蒋发深造十三势软手(内传小架),此内传小架是张三丰祖师所创,后由云游道人父女俩在山西传汾州府汾河小王庄七世祖王宗岳,王宗岳先后传博公道长、董秉干老道及蒋发。当时杨禄禅在北京清朝旗营的弟子万春、凌山、(吴)全佑及杨露蝉子杨班侯、杨健侯及健侯子杨少候、杨澄甫祖孙三代皆练此架。

杨禄禅去世后,他的第二、三代传人发展了其“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体系。杨家几代人的拳架体系变化如下:

1、杨家第一代。杨禄禅宗师时期主要有“外传架”即“大架”与“内传架”即“小架”两种架;

2、杨家第二代。(1)杨班侯拳架。杨班侯综合“外传架” 与“内传架”而创“中架”、“提腿架”等,如杨班侯传给李万成的拳架包括:大架、中架、小架(也称高架)、快架、提腿架、杨氏炮捶和撩胯掌等。不过杨班侯的小架实际上是“高架”套路,可以站在方桌上练习,动作幅度慢,姿势高,速度慢。(2)杨建侯拳架。杨建侯综合“外传架” 与“内传架”而创“中架”,他还创新和发展了原杨氏的看家套路“内传小架”,称之为“杨式太极拳第三趟”①

3、到杨氏第三代杨少侯、杨澄甫时,杨少侯仅练原“内传架”即小架,杨澄甫先生则在原“外传架”即原“大架”、原“内传架”即“小架”及其父杨建侯创的“中架”基础上,复创“杨澄甫氏大架”。值得提醒的是:杨健候之中架、杨澄甫之大架,与原外传十三势架也有关联,是在原外传架及内传架等的基础上改创的。

杨家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拳架缺乏整合。事实上杨少候从来就只练杨露蝉的快架,杨班候根本没练过其弟杨健侯创的中架,也可能杨健侯创中架时,其兄班候已不在世,而杨少候只练快架,并未练或传其父杨健侯创的中架,更未练比自己小17岁的胞弟杨澄甫创的大架。杨氏太极拳的著名传人田兆麟随杨健侯学过中架,杨少侯的小架,又随杨澄甫学了大架。田兆麟未能了解到杨禄禅从陈长兴那儿还学了原“外传大架”。加上杨澄甫先生有了自己的大架,为了推广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拳架,没有将原“外传大架”传给田兆麟。由于田兆麟对杨少侯传的“内传架”(小架),十分珍视,不轻传,以致其子田颖嘉先生只记得一个开头,未能传下,也实属遗憾。

值得说明的是:杨澄甫和吴鉴泉两人为了使太极拳更适合一般人练习,后来教人时把发劲、跳跃的动作去掉,改变为轻灵柔和、式式均匀的慢架子,而在一些课程中还传授快架子。杨澄甫的哥哥杨少侯坚持不改,根本看不上原外传架,甚至看不上自己父亲健候创的中架及小自己二十一岁的弟杨澄甫的大架,一生只练伯父杨班侯传的(内传架)小架。他说:“要改你们改,我不改,要练杨氏太极拳必须按原来的练法来练。”他教学生都教原始拳路。由于杨少侯脾气很暴,教学时,学生一下子领会不了,他就动手打,人家受不了。所以虽然他的功夫很好,但跟他学的人很少。杨澄甫脾气非常好,教人也很耐心,开始教慢架子,也教快架子。据说后来他胖了,不教原始的快架子了,故现在还未见杨氏快架子整理出来。(见严翰秀著《太极拳奇人奇功》)。这里“原始拳路快架子”就是杨禄禅当年的“内传小架”。

颜紫元先生的太极拳业师马公岳梁说:“我经常看见杨澄甫去鉴(泉)老家里和鉴老一起推手。我亲眼看见过他打杨氏快拳。他死后,杨氏快拳也就失传了。”(见《武术健身》1992年第6期。)马岳梁亲眼看见杨澄甫打杨氏快拳,应当是杨氏早年在北平体育研究社授拳时期,杨氏体态尚未发胖,打杨氏快拳应该是非常轻松的。马公在谈到吴氏快拳的来源时,就杨氏快拳现在稀传的原因,曾说过:“当年杨氏太极拳传人杨少侯、杨澄甫和吴氏太极拳传人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都有发劲、跳跃的动作,有这种发劲、跳跃动作的就称为太极快拳。”

二、“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的传播。  杨健侯、吴鉴泉、杨澄甫之所以分别创编了杨氏中架、吴氏慢架、杨氏大架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点在马、吴二老著作也作了说明,也即为了适应王公贵族们学拳及面向大众,中架、慢架及大架相对小架(快架)来说比较易学、易推广,杨澄甫创了大架,其祖父二辈留下的快架、中架也就不传了,中架目前大概也只有田兆麟一支(杨健侯所传中架)、贾治祥一支(杨班侯所传中架)等尚有练习;杨禄禅所传的小架(快架)在杨式嫡系亲属传人中已经绝传。董英杰因听说过杨氏曾有快架,惜失传,便自创“英杰快架”,但与杨露蝉传下的是二回事。根据颜紫元先生的考证,他认为: 1、原“外传大架”,只有杨班候之子杨凤侯将原“外传大架”传给了李景林,李传姜容樵,姜传沙国政而得以保存下来。即目前在杨氏中有沙国政在河北传人传下。 2、原“内外小架”,在吴氏中有常远亭及白云观道人二支中传下,也称为“全佑老架”。鉴泉宗师一支中仅马公传下,茂斋宗师中仅大连郑氏传下,远亭宗师中仅戴笔传下。在太白山道人的传人中,有遵化姚氏一支传人中传下。然观郑氏、戴笔的拳架,均有变化,估计与全佑传授时保守有关。 颜紫元的观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根据本人的考证,大陆境内有三支杨氏传人在传授杨氏小架: 1、杨露禅--杨少侯--张虎臣--王秀田--钱峰;通州区武协副主席钱峰在他的博客上称他是杨少侯活步小架太极拳传承人。钱老师身兼杨少侯小架太极拳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市武协杨式太极拳研究会。 2、杨露禅--杨少侯--张简--丁宗正--于学模。据于学模的入室弟子罗业文讲,杨澄甫弟子徐岱山与杨少侯私交甚密,少侯是徐岱山拳场常客。也就是在拳场徐岱山弟子张简很得少侯喜爱,亲授其太极小架。于学模在2000年幸遇丁宗正老师传授小架太极拳,2005年.2006年曾在河北永年举办的“济南永年太极研究会交流大会”上 应邀作了表演②。由杨少侯所传承的小架,因受封建门派思想束缚,以及众多历史原因,传播的范围甚小,如今有据可考的上海、贵州、河北不多的地方,尚有传承痕迹。③ 3、杨露禅--杨班侯--李万成--贾志祥--贾安树。不过根据贾志祥、贾安树以及他们的弟子演练的小架视频,其小架与钱峰和于学模的有很大的差别。

杨少侯所传授的小架是不是原汁原味的“内传小架”,或者少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父亲杨禄禅的小架进行了改编?本人还需继续深入考证。杨少侯的两支传人钱峰和于学模的小架在风格、动作姿势和劲路上差别也很大。为什么同是杨少侯所传的小架有如此大的差异?到底哪支得到的是真传?会不会杨少侯对不同的人教的拳架不同?这些问题让人费解。更令人惊讶的是,杨班侯传给李万成这一支的小架与杨少侯的传人的小架差别更大,从贾安树和钱峰的小架视频来看,他们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小架”。 另外,广西的陈雄老师也教授小架(快架)108式,据陈所说,他是跟着北京的一位老师学的,这位老师是谁,他至今不愿意透露姓名,但是陈老师所得到的小架与上述杨少侯的传人和杨班侯传给李万成的小架有着天壤之别。 颜紫元还认为,吴图南先生也从杨少侯的弟子东润芝学少侯的“小架”,其小架拳在其《太极拳研究》一书中有,与吴氏马公所传的快架有不少相同处。可惜吴图南也未能传下,目前传下的是吴图南自己改编的“吴图南式小架”,此“吴图南式小架”又与其八十年代末拍的小架视频又不相同,总之,吴图南的六十年代的小架拳照、其八十年代末拍的小架视频及与其再传弟子的小架视频均不相同,如果不是东润芝传了其三个不同小架的话,那就是说明“吴图南式小架”没有稳定性与连续性。

三:吴氏太极拳与“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的关系。 吴氏太极拳则始自吴鉴泉。吴鉴泉是从其父(吴)全佑那儿学得杨氏太极拳,在被称为“吴氏太极拳”前,已继承了其父亲吴全佑的“大架、小架”,大架也称外传架,小架称内传架,均是吴全佑当年在清朝的旗营里学自杨禄禅先师的。吴鉴泉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化,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渐形成吴氏太极拳流派。(注:其父亲吴全佑系杨露蝉(亦作禅)在北京授拳时的得意弟子,后从杨氏次子杨班侯继续深造。)

吴氏太极拳的传人将杨禄禅当年的“内传小架”保留了下来。(吴)全佑十八岁始在旗营学了八年杨禄禅“外传大架”后,才从杨禄禅处学到“内传小架”,吴鉴泉宗师未因创了吴氏慢架而将“内传小架”丢掉,当然也十分保守,不轻易传人。如同民国初期,对于杨禄禅开启的张三丰武当内家太极拳学派已经大行于世,并且杨氏三代人都得到了极大利益,而陈家沟却默默无闻,杨敞诗句中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氏传。”为此,老病之时的陈鑫还倍感愤慨。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避免杨家说“抢饭碗”全佑开始不授徒,只传独子吴鉴泉一人。六十岁后因一桩意外之事,方决意开始接受徒弟,也是传的外传“大架”,仅极少数徒弟得传“内传小架”,而且是十分粗糙的“内传小架”,与传子的精微程度不同。现“内传小架”又称“吴氏快架”。

吴氏太极拳的掌门吴鉴泉晚年定型的“吴鉴泉氏架”则由“内传架”即“小架” 直接变化而来,每招每势都对应而来,架子上并未扩大,有的甚至更紧凑,故吴氏太极只称“快架”、“慢架”,不称大架及小架。

北派吴氏太极是吴鉴泉与王茂斋、夏公甫等师兄弟一起改创的,也是在原外传架及内传架的基础上改创的,也称为“吴氏方架”。当时吴公仪等都学了,后来吴鉴泉宗师南下,又据纯“内传架”进一步修正其早期与师兄弟一起创的“方架”,并终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定型,此吴鉴泉架每招每势均是纯从原内传架上变化而来,不带任何原外传架的因素(颜紫元按:此时鉴泉宗师留下的拳照有所不同,可见吴氏太极拳架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吴氏太极拳定型后,既可取代原外传架作为更好的基础架,又因贯以“吴”姓,自然就毫无理由再去传原外大架了,至此,原外传大架在吴鉴泉一支中被丢弃。

北派吴氏方架,虽是吴鉴泉早期与几位师兄弟的集体创作,但其师兄弟既感激吴全佑师恩,又敬佩少师吴鉴泉的功夫,故仍以“吴”姓称之。(颜紫元按:从杨禹廷谈话录中可知,杨对师伯吴鉴泉是佩服至致的。另注:吴鉴泉随父学拳早于全佑其他弟子,故为师兄。)

吴鉴泉的儿子吴公仪因不到二十岁就应聘独自在外传拳,故其练得仍是“方架子”,即练的是其三十岁前吴鉴泉还未最后定型的拳架。公仪曾在黄埔军校教拳,人数众多,故有分解动作的必要。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吴公仪拳架”。“吴公仪拳架”与原先吴氏方架是有区别的,其全套拳架照在上时间八十年代吴公藻著的《太极拳讲义》一书中有。吴公仪可能由于生活忙碌的原因,一直没有练其父晚年最终定型的拳架,而其弟公藻、妹英华及妹夫马岳梁等都练鉴泉宗师晚年定型的拳架,且无丝毫改变。究其原因,正如马公对笔者所言的:鉴泉宗师晚年定型的拳架,每招每势都是来自“内传架”即吴氏“快架”的变化,吴氏快、慢架各有高明,故十分珍贵,无必要再去更改。

注释:①路迪民.杨氏太极拳三谱汇真[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1-41.②杨氏少侯人盘小架太极拳传承及简介③于学模.古朴典雅濒临淹没的杨式小架人盘太极拳④此部分内容基本上来自颜紫元的文章,因为做过整理,就没有标明出处。 笔者按:(1)本文作者(彭虹斌)在写作此文过程中参考了两位太极拳史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一位是颜紫元先生,吴氏太极拳的传人,现定居新西兰,在研究方面具有欧美学者的严谨的作风。他认真考证了杨氏太极拳拳架传承历史,对杨式、吴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做了精细的研究。博文《李派文献及李派、府内派太极之质疑,兼谈犹龙太极之渊源》、《也谈吴氏太极拳的拳架、推手、双刀及内功》、《关于“府内派”太极》等具有独创性;另一位是路迪民先生,他是杨式太极拳的传人。路先生的著作《杨氏太极拳三谱汇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2)对于太极拳的“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本人还在进行研究,如果拳友有材料和观点,敬请留言。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来源:《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作者:彭虹斌博士

编辑:会武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