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範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本文采納有關學者的觀點,將現代生物技術產業界定爲:生物技術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理論爲基礎,利用生物體及其細胞的、亞細胞的和分子的組成部分,結合工程學、信息學等手段開展研究及製造產品,或改造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並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質、特性,進而爲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手段的綜合性技術體系。

數據顯示,全球研製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餘種進入臨牀試驗。生物技術藥品數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紀世界醫藥的產業化正逐步進入投資收穫期,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大高於全球醫藥行業年均不到10%的增長速度。生物醫藥產業正快速由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等因素影響,與人類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目前該行業已經成爲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而我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生物醫藥領域也發揮了積極的貢獻作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生物醫藥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諮詢報告》數據顯示,2009-2016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銷售收入不斷增加,且保持了較快的增速。其中,2010年行業銷售收入爲1062.45億元,同比增長41.12%,爲近年來最大增幅。2017年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爲3417.1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增速放緩。

2009-2017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走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統計,全球TOP50的獨角獸中,中國佔到32%,差不多全球三分之一的獨角獸在中國。而在醫藥健康領域,中國的獨角獸公司正不斷冒頭,10億美元俱樂部的成員正在不斷增加。

這是外部環境的機遇,龐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過去五年政府強有力的醫療監管改革、VC/PE投資力度大幅上漲,上市政策紅利等,使生物醫藥行業目前在中國的機遇是歷史前所未見的。

目前,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在中國,大量的數據都控制在Facebook、Google、BAT等科技巨頭手中,很多初創公司獲取數據的成本很高,數據壟斷正在延緩創新。雖然趨勢和風口切換速度越來越快,但出現大體量的公司越來越難。

對於生物醫藥行業而言,未來出現更多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十角獸”創業公司會是常態,自主創新是生物醫藥發展的關鍵,因爲創新藥是國際大藥企幾乎百分百的收入來源。

但高投入和高失敗率使得衆多藥企陷入盈利困境,很多企業每年在新藥研發失敗上的代價往往高達數十億美元。據悉,研發一種新藥平均需要花費14年時間、耗費25億美元,全球藥物研發的模式難以爲繼,人類面臨現有製藥產業發展模式的根本性挑戰。

生物醫藥是“長週期、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更是受“政府高度監管”的行業,非常需要資本助推發展,但卻無法被資本催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