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PO早知道消息,九阳间接控股股东、家电生产商JS环球生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S环球生活”)计划将于下周重启香港IPO,最早将于下周一开始建薄,并计划于下周完成定价,由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和工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JS环球生活最初拟定于10月25日进行定价,并于10月31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但却于10月26日确定推迟上市进程。

  事实上,JS环球生活的账簿于正式定价前即已获得足额配售,其将自己的发行价拟定为每股5.55港元,这一价格位于发行区间每股5.55港元至7.25港元的底部。按此发行区间计算,JS环球生活的募资金额范围为3.55亿美元至4.64亿美元。不过JS环球生活彼时考虑到无法保证获得足够可靠的订单,因此不得不选择暂时取消上市计划。

  路透社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JS环球生活在招股书中着重强调其在中美两大市场中的协同效应,而投资者对上述所讲“故事”并不买账,主要担忧的点在于JS环球生活的业绩会因微妙的国际形势而存在较大不稳定性

  JS环球生活目前拥有国内厨房电器制造商九阳生活和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Shark和Ninja两大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市场份额计算,JS环球生活于2018年在小家电企业中分别排名全球第六和中国第三。其中,破壁机、食物料理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吸尘器在美国排名第一,扫地机器人、蒸汽拖把和多功能烹饪煲在美国排名第二。

  而SharkNinja业务部门,则于2017年9月被JS环球生活收购,主要在欧美市场销售家居环境电器及厨房电器。

  截至2018年底,以零售额统计,Shark品牌在美国吸尘器市场的份额为36.4%,排名第一,相比起2010年的1%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异军突起。Shark提供了针对不同消费者痛点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包括轻巧型的深度清洁推式吸尘器、全屋深度清洁立式吸尘器以及适合清洁细小角落的定点随手清洁随手吸。

  但相比起美国市场的领先成绩,Shark在英国市场的表现就显得相对薄弱了许多,其主要竞争对手Dyson占据了超过20%的吸尘器市场。其它品牌包括Hoover、Samsung、Electrolux 和Miele 市场占比也在Shark之上。

  另外,Shark旗下的蒸汽拖把也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28.5%。

  为了占据智能家居产品市场的高地,JS环球生活还在2017年以及2018年引进了Shark智能扫地机器人,并开发了应用程序,让消费者可以通过Wi-Fi连接智能手机发送清洁和时间安排指示,或者通过Amazon Alexa或Google Home等中枢控制终端进行语音控制。

  目前,Shark旗下产品的ION750智能扫地机器人在美国售价约为250美金,其同价位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三星、iRobot、Dyson等。在2018年,Shark在美国获得19.0%的第二大市场份额

  而负责竞争美国厨房电器市场的Ninja品牌在美国搅拌机市场也拔得头筹,2018年市场份额为30.2%。旗下产品Foodi, 作为市面上首款将加压蒸煮以及空气油炸两种烹饪方法结合一体的多功能烹饪煲,于2018年被引进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二,占有了14.4%的市场份额

  九阳间接控股股东JS环球生活计划于下周重启香港IPO

  财务数据来看,2016年至2018年,JS环球生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3亿美元、15.63亿美元和26.81亿美元,毛利分别为3.51亿美元、5.19亿美元和9.99亿美元,年内溢利分别为1.22亿美元、1.40亿美元和1.12亿美元。2019年前6个月,JS环球生活的营收为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1%;毛利为4.62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其中,鉴于JS环球生活在2017年9月完成了对SharkNinja的收购,因此2017年和2018年的收入分别有同比41.7%和71.5%的增长。同时,此次收购也使得JS环球生活在海外市场的收入来源有了大幅增加,2018年来自北美、欧洲以及其他市场的收入已超过国内。

  九阳间接控股股东JS环球生活计划于下周重启香港IPO

  九阳分部占据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在逐年降低,从2016年的97.9%降至2018年的44.0%。而在前年才成立SharkNinja分部,增长速度极为可观,2017年占比为30.5%,到2018年已经超过集团收入的一半达到55.1%。

  值得注意的是,JS环球生活的IPO推迟也是港交所2019年第三大搁置原上市计划的项目。在此之前,百威亚太和易商红木ESR均推迟了上市计划。不过,上述两大项目已先后于9月底和11月初重新完成挂牌上市。

  其中,百威亚太于9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7港元,募资金额约为392亿港元,尽管募资规模相较首次尝试上市时缩减近一半,但依然是今年全球仅次于Uber的IPO。

  而由易商和红木集团合并而成的易商红木ESR在今年6月也取消了至多12.4亿美元的上市计划,不过在11月1日,ESR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16.8港元的发行价位于发行区间(16.2港元至17.4港元)中部。在行使全部超额配售权后, ESR最终的发行规模达到16亿美元(约126亿港元)。

  着阿里巴巴11月26日正式回归港交所,截至11月底港交所的首发募资金额已较2018年同期增长愈8%,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威亚太两大“巨擘”的募资规模之和占总规模的超过5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