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墓手札”《三国如果可以重来》系列(一)

读《三国演义》或者是《三国志》,大家都对诸葛亮鞠躬尽瘁而匡扶汉室所感动。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劲敌,司马懿通过政变将曹魏变成司马氏的天下,进而司马氏后人建立了晋朝。川蜀一边,诸葛亮有着比司马懿更大的政治资本,如果他发动政变能否取得蜀汉的统治权呢?

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

司马懿能够通过政变获取曹魏统治权,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是谁呢?司马师?司马昭?都不是!他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其实是曹操。如果说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是非世家大族击败了世家大族,那么后来荀彧、杨修和崔琰的死则是曹操有意为之。

曹孟德所掌控的地盘比刘玄德要大得多,且大多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经济越发达,越容易出现氏族化的利益集团。表面上荀彧和崔琰因为反对曹操加封魏王,杨修自作聪明,实际上是曹操在三国鼎立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对内部进行的一次“洗涤”。

所洗的,自然就是曹魏实力中的门阀士族。荀彧代表的是颍川荀氏,崔琰代表的是清河崔氏,杨修更不得了,他代表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结果,荀彧公元212年去世,崔琰公元216年去世,杨修公元219年去世。

从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这7年的时间里曹操分别亲身经历或后方指挥了征马超(公元212年)、击孙权(公元216年),以及汉中之战和樊城之战(公元219年)。每次大战,曹操除了打外部仗,还要打内部仗。

三次内部战役结束是公元219年,也恰巧在这一年司马懿正式成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第二年(公元220年),曹操正式挂了。这场权力的交接程序近乎完美,美中不足的就是方便了曹丕的同时也方便了司马懿。

这才有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多得曹魏天下。至于其中忍辱负重之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如果没有曹操间接地铲除了“异己”,司马懿想夺得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然了,后来开国元勋死得差不多了,另外曹氏后人太草包也是重点。

反观诸葛亮这一头,就没那么乐观了。

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蜀汉和曹魏的地位,这种账面数据肯定是诸葛亮更好一些。但分析三国魏晋,门阀士族永远是不能抛弃的论点。相较曹操对付曹魏内部的各个势力,曹孟德是菩萨心肠、金刚手段,一句话:你只要老老实实的,我保你不死。而刘备这一头儿简直是反过来的,这也和刘备获得西川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刘备获得西川,实际上是同西川贵族达到了利益保证和交换的平衡。因此,在川蜀之地至少存在三大派系,即西川派、荆州派、刘备心腹。生前刘备就是平衡派系,等到白帝城托孤,一个丞相诸葛亮,一个尚书令李严,可谓是煞费苦心。

正史《三国志》中白帝城托孤确有此事,也是诸葛亮李严这二人担此大任。《三国演义》中把李严搞得成了无能之辈,实际上李严本人曾先后受到刘表、曹操、刘璋和刘备四人的器重。

李严在刘表那里干出了名气,曹操入荆州封李严为秭归县令(如今宜昌市)。李严投奔刘璋,刘璋封其为成都县令(范围比现在的成都大得多)。等到刘备入主西川,最终成了尚书令。从秭归县令到成为尚书令,从二线城市一把手到只对刘备一人负责,李严仅仅用十年的时间(公元208年到公元218年),能说他是嫉贤妒能之辈吗?

刘备不对内部开刀,诸葛亮便很有压力了,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表面上看诸葛亮北伐是鞠躬尽瘁,实际上是逃避派系争端,转移矛盾。关于北伐,能不能胜利,诸葛亮自己都拿不准的。因此,诸葛亮在逃避的路上开始对其他派系的政敌下手,比如刚刚说的李严。

这种较为平衡的派系政治只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能明说,完全靠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的默契。诸葛亮带大军北伐,为了平衡李严势力,上表封李严为骠骑将军,其子李丰督管江州防务工作。李严甚为高兴,为此改名叫李平,可后来的宦海生涯却没那么平静了。

督粮不力,李严被罢。史书记载李严叩首认罪,实际上通盘来看只能算是回家调养身体。就刚才所说的派系平衡角度来讲,不管诸葛亮北伐是成功还是失败,一旦北伐结束,矛盾重新回来,李严还是会官复原职的。尴尬的是诸葛亮个人既没成功也没失败,而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公元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半路去世了,忧愤之下自己也病死了。原因很简单,这种心照不宣的契约只有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知道,如今诸葛亮在半路去世了,自己也永远不会被启用了。

因此,有着李严等人的牵绊,诸葛亮虽然在后期独揽军政大权,却根本不可能像司马懿一样通过政变来完成权力的交替。

说到底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而是刘备和曹操。

入主西川和白帝城托孤,刘备已经断了诸葛亮自立为王之路!

欢迎关注“刀墓手札”,专注深度文史剖析,三年原创,每日更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