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繞地球三週半,圍繞六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展開油畫巡迴個展72次後,李自健回到故鄉,將畢生大量作品陳列在湘江河畔的一座現代化藝術館裏。這裏是他的舞臺,《孕》、《山妹》、《龍的傳人》、《南京大屠殺》等三百多幅油畫作品像一部恢弘的“人性與愛”視覺交響,釋放出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年過花甲,一生追尋藝術夢想的藝術家終於落葉歸根,不再流浪。故土在這裏,只是變了樣。

“我時常想起小時候的故鄉,多少年過去,那裏更美了,可惜父母親都不在了,我這個海外遊子帶着我的作品、我的夢,終於回來了。”

撼動日本右翼勢力的巨幅油畫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許多人這一天駐足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一幅巨型油畫前——《南京大屠殺》。

這幅鉅作由“屠”、“生”、“佛”三聯組成,寬4.5米、高3.28米,畫面主體是堆積成山的屍體。左側:兩個趾高氣揚的日本軍官站立着,其中一個正獰笑着擦拭沾滿鮮血的戰刀。中間:在屍山的上面,一個孩子從母親裸露的懷中爬出,對着蒼天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右側:渾身血跡的佛家弟子正俯首拯救一位垂死的老人。

“屠·生·佛”的三點連同佔據整幅畫面的屍山構成了一座令人視覺震撼、心靈震顫的人類浩劫紀念碑。

畫作真實的再現了八十一年前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飽含着作者對真實歷史的吶喊,對人類和平的呼喚。美國著名藝術評論家丹尼斯·懷伯曼撰文:“這是一部雄辯的聲明,唯有畢加索《格爾尼卡》可與之比美”。

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公民黨創始人池田大作目睹巨畫,感慨陳詞:“一瞬間我的心停止了跳動,我的心哭泣了,而且我的心燃起了火焰......”。

畫家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將這幅鉅作連同自己的“人性與愛”系列作品組成全球巡迴個展,在世界六大洲的30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展出,造成巨大轟動與反響。日本右翼勢力視這幅鉅作爲眼中釘、肉中刺,巡展過程中百般阻撓與威脅,畫家堅持正義,無所畏懼,《南京大屠殺》越展越火。

2006年,這位畫家榮獲中國“國際和平特別貢獻”金質獎章。

幾年前,畫家結束了“全球巡展”,帶着他的作品榮歸故里。在湘江河畔,他傾注一生積蓄,建起一座現代化公益美術館,將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許多畫作列在這座美術館裏,永久向社會大衆免費開放。館是他和夫人投資建造,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就是李自健。

故土40年 追尋“人性與愛”

李自健出生於湖南邵陽一個普通家庭。1957年風雲突變,家境敗落,父親蒙冤下獄,39歲的母親用24塊的工資負擔起8個子女生活。

李自健與兄弟姐妹相依爲命,艱難度日。3歲那年,他被寄養去農村,在泥土裏摔爬滾打的童年歲月,成了他藝術生涯最寶貴的記憶,也是他後來藝術發展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那時候,我和哥哥姐姐們什麼活都幹,我們去撿地上的菸蒂,把裏面沒抽完的菸絲拿出來存在一起,去賣錢。看着別人喫完橘子,我們馬上衝過去,地上的橘子皮也可以撿去賣錢。我撿過煤渣、揀過垃圾、打過土方、當過縴夫,修過鐵路……什麼累活苦活都幹過。”

1977年,恢復高考,李自健終於熬出頭,以擇優錄取第一名的成績,從一個街道小廠的工人,一舉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1982年,李自健回到長沙羣衆藝術館工作。

1987年,李自健爲懷有身孕的妻子丹慧畫幅肖像,他將自己全部的愛凝聚於筆端,傾瀉在畫布上。年輕的孕婦聖潔高貴、楚楚動人,真、善、美淋漓盡致的呈現於這幅油畫中,感動了無數的觀衆,也帶給他坎坷人生最重要的轉機。

1988年,自費赴美留學的李自健不通語言,身無分文,身陷困頓與迷茫。初抵美國,剛下飛機,他裝着幾百美元、語言學校入學通知書的旅行箱就丟了。入學不順,不久後遠在大洋彼岸的父親告知病危……。

種種艱難壓頂而來,落魄的年輕畫家,前途一片渺茫。

1991年的春天出現了希望,李自健拜會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國際著名高僧星雲大師。他隨身帶去《孕中妻》畫片,大師見到頓生驚喜,對眼前青年畫家的傑出才能甚爲欣賞。星雲大師主動對李自健提出建議和支持:“遠離塵世紛擾,以人間大愛爲題,潛心創作百幅畫作,意在傳美人間。”

李自健閉關潛行500多個日夜後,一大批表現人間大愛的油畫系列作品連同巨幅油畫《南京大屠殺》破繭問世。

1992年5月,李自健在洛杉磯舉行首次個展,獲得巨大成功。他從此樹立起以畫載道、“慈悲爲懷,普度衆生”的理想,開啓了特立獨行的“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環球巡迴展”的旅程。

“人性與愛”作品展穿梭地球村,一走就是二十年。

一個精力旺盛的李自健

2018年,李自健65歲。

他的打扮使人看不出年紀,倒像五十出頭。最常見他穿着一身黑西裝,頭髮烏黑、留長,然後剪成齊劉海遮住額頭和後頸。據說他年輕時候頭髮更長,像流浪歌手。

年過花甲,李自健的精力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走起路風風火火,幹活皆是親力親爲。在美術館裏忙碌一天,回到畫室,他還要繼續作畫,常常一畫就是一整晚。身邊90後的年輕助理忍不住感嘆:“我們都跟不上李老師的節奏。”

館長李自健一天的工作節奏是這樣的,早上八點起來,到員工食堂裏喫一碗粉。李自健是邵陽人,不怕辣,他的粉裏總比別人蓋更多辣椒。旅美三十年,李自健湖南人的習性一點也沒改,走遍世界,他說自己一共只喫過兩次漢堡。

“還是家鄉的東西好喫,湖南的飯菜香。”

李自健出現在美術館展廳的時候並不多,但只要一碰上觀衆,他總會被圍住,觀衆激動不已:“李老師,我可以和您合影嗎?可以給我簽名嗎?”李自健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觀衆感嘆:“沒想到您竟然這麼親民!”

當下常駐的這座美術館傾注了李自健後半生全部精力。

李自健美術館於2014年開建,2016年建成,總面積25000平方米。美術館中庭的大屏幕播放着建館紀錄片,從中仍可感受到美術館整個建設過程中的艱辛。六十多歲的李自健戴着頭盔、冒着烈日,穿梭於建館工地,到處都有他灑下的汗水,處處都呈現出他對完美的追求。

美術館建成,絕大多數的同齡人都退休安養的時候,李自健開始“上崗”了。他將美術館贈與國家,自己擔任其終身館長,終生不領任何薪俸酬勞。在美術館淨心島上那尊16噸重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話:“獻給深愛的故鄉和人民”。

這是李自健的建館初心,也是他未來希望完成的使命。

2017年7月16日,李自健美術館被英國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爲“全球最大的藝術家個人美術館”。

“這座美術館就像我親生的孩子,我要將我餘生的全部智慧和力量都傾注於此,我爲它辛苦着,也因它幸福着。”李自健說。

在環繞地球三週半,圍繞六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展開油畫巡迴個展72次後,李自健回到故鄉,將畢生大量作品陳列在湘江河畔的一座現代化藝術館裏。這裏是他的舞臺,《孕》、《山妹》、《龍的傳人》、《南京大屠殺》等三百多幅油畫作品像一部恢弘的“人性與愛”視覺交響,釋放出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年過花甲,一生追尋藝術夢想的藝術家終於落葉歸根,不再浪跡天涯。故土在這裏,只是變了樣。“我時常想起小時候的故鄉,多少年過去,那裏更美了,可惜父母親都不在了,我這個海外遊子帶着我的作品、我的夢,終於回來了。”

統籌 | 肖世峯 曾力力

策劃 | 楊抒懷 任峯磊

主編 | 舒月

文字 | 舒月

視頻 | 任峯磊 雷潔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騰訊·大湘網新聞中心出品

來源:長沙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