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長髮1924年出生在貧困家庭,無法像同齡的孩子那樣讀書,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放牛餵豬,儘管這樣,家庭依舊是清貧如洗。庹長髮沒有什麼目標,他只希望日子平平淡淡,找個好媳婦,將孩子培養長大,這就知足了。

但沒想十四歲那一年,他在山上割草,準備回家餵豬,卻沒想被國軍抓了去當壯丁,命運就此有了新的改變。因他的年齡比較小,得到了戰友們的照顧,認真踏實的他,也讓上級易祥很是欣賞,將他調到身邊,擔任勤務兵。


在抗日作戰年間,庹長髮參加了多次的衝鋒,在浴血奮戰中逐步的成長,讓自己成爲一個更出色的戰士。在抗戰結束後,庹長髮計劃回家娶個媳婦,過上平靜點的生活。


可沒想內戰卻就此打響,1949年易祥逃到了臺島,在走之前,他將妻兒託付給庹長髮,並保證只要時機成熟,那就會將妻兒接過去。

易祥原本可以將髮妻以及幼子帶走,但妻子擔心大兒子獨自生活不是太方便,選擇留了下來。而庹長髮聽了長官的要求後,一本正經的說道:“只要易祥還沒有回來,那就務必照顧好嫂子和侄子!”

他沒有讀過書,喫了很大的虧,因此就算是生活再難,他依舊會將侄子送到學堂內讀書。希望他能學一所用,今後有更多的貢獻。


在困難時期,庹長髮靠着喫樹皮充飢,省下來的糧食都給了嫂子一家人。他本想放棄對他們的照顧,但一想到對長官的承諾,還是堅持照顧下去。

後來,嫂子收到易祥寄來的書信,這讓嫂子很是激動,但卻發現他已經有了新的家庭。易祥希望庹長髮和嫂子結合,但他們都將對方當成兄妹。2009年易祥髮妻去世,直到侄子家庭穩定後才離開,此時已過去六十六年,沒娶妻子,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找到家人,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