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世紀以前,德意志地區一直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該地區的經濟無法發展,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實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爲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奧地利、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奧托·馮·俾斯麥(鐵血宰相)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其實在此之前,奧匈和俄羅斯向來友好,但因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令至關係惡化,在1877年,俄羅斯因支持保加利亞獨立而向奧斯曼帝國開戰,協助保加利亞獨立,但戰後召開討論巴爾幹問題的柏林會議,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

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當時的列強殖民地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

薩拉熱窩暗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爲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裏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並列出一些違反其憲法,干涉其主權的要求(塞爾維亞政府要和奧匈政府合作,壓制一切的反奧行動及檢控薩拉熱窩事件的涉案人士)。儘管塞爾維亞表示,除了兩條違反憲法及影響主權的條款,將接受其他所有條款。然而,奧匈帝國執意開戰,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導火線。

那麼怎麼就變成了世界大戰呢?這就不得不提普法戰爭和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

普法戰爭

十九世紀以前,德意志地區一直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該地區的經濟無法發展,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實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爲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奧地利、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奧托·馮·俾斯麥(鐵血宰相)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御駕親征被俘,法國戰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後乘勢率各邦國聯合建立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簽下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該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

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向來一直由奧斯曼帝國統治,但自十八世紀末奧斯曼帝國開始衰落,在巴爾幹半島內各個民族紛紛爭取獨立,加上巴爾幹半島位處歐亞交界,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引起歐洲各國關注,各國都想介入半島內的事務,故被稱爲“歐洲火藥桶”。1878年柏林會議後,多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取得獨立,各新興小國爲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羅斯的衝突加深。其實在此之前,奧匈和俄羅斯向來友好,但因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令至關係惡化,在1877年,俄羅斯因支持保加利亞獨立而向奧斯曼帝國開戰,協助保加利亞獨立,但戰後召開討論巴爾幹問題的柏林會議,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而奧匈帝國則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取得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的管理權,這令俄羅斯大爲驚慌,俄羅斯之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來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俄的衝突加深,亦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ps:下期介紹各國同盟的成立以及戰前的軍備競賽。感謝支持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