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民間一直流傳着一個疑問:清朝雍正皇帝是不是改了親爹康熙的遺詔,才得以順利登上皇位?前不久,隨着一場展覽的舉行,這個懸案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檔案珍品展》上,不僅展出了當年康熙皇帝的傳位遺詔(複製品),還有清代呼蘭府《婚姻辦法》(複製品)、清初滿文木牌(複製品)等等。而在那些珍貴檔案的背後,也是一段又一段塵封的故事和歷史。

雍正到底是不是靠篡改遺詔繼位?

前幾年,“四爺”雍正在古代皇帝裏可謂相當“出圈”,幾部熱門影視劇裏都有他的身影。不過,在雍正繼位的問題上,民間和野史傳聞很多。

康熙皇帝傳位遺詔(複製品)。王貞 攝

有一個故事曾經非常流行,內容如下:雍正改了老爸康熙留下的遺詔,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才擠走了兄弟,成功當上了皇帝。

實際上,壓根就沒這回事。這次的珍品展上有一份珍貴的“康熙傳位遺詔”,長1.55米,寬0.8米,爲卷軸式,關於傳位是這樣寫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這位“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詔書壓根沒有“傳位十四子”或“傳位於四子”這樣的字眼。王貞說,這份傳位詔書由滿文和漢文分別書寫一遍,滿文中“十”和“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的可能。

搞笑的是,康熙皇帝在上述遺詔中,一邊總結自己的一生,一邊吐槽工作累:“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爲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

所以,這份《康熙傳位遺詔》證明,“雍正暗中加筆篡改康熙傳位遺詔”就是個傳聞罷了。

現存最古老的的紙質公文檔案長啥樣?

要問中國檔案部門現存最古老的紙質公文檔案是啥,那就是“唐檔六件”了。它不僅僅是檔案珍品,其文物價值也無法估量。

“唐檔六件”(複製品)。上官雲 攝

這一組檔案文獻形成於唐朝開元二年(公元714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由於紙張不易保存,目前所看到的唐檔內容並不完整,只能見到幾行殘存的語句。

唐檔六件中有1件蓋有蒲昌府的印章、1件蓋有蒲昌縣的印章。北京市檔案館展陳處處長王貞說,其中5件是唐代蒲昌府、縣的文書檔案,還可以看到1件檔案上記錄了西州寺廟的法師名單,1件檔案上記錄了官員請副使代他出巡的記錄。

該六件唐檔20世紀初發現於甘肅敦煌石窟藏經洞內,曾被宣統年間的學部參事羅振玉收藏。1948年瀋陽解放後,唐檔先後由東北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東北檔案館保存。1969年東北檔案館撤銷後,六件唐檔即轉存遼寧省檔案館至今。

拿着“金書鐵券”,真能免死嗎?

《水滸傳》裏有個好漢柴進,家裏有一塊“丹書鐵券”,傳說可以免死。事實上,古代確實有這類東西,只不過朝代不同,叫法可能不太一樣。在珍品展上,也有一塊明代“金書鐵券”。

“金書鐵券”,民間俗稱“免死牌“,是皇帝頒賜給功臣的特製文件,受賜人及後代可以憑此赦減犯罪。 這塊明代的金書鐵券,是明英宗朱祁鎮賜給右軍都督府都督李文的。

展出的明代“金書鐵券”(複製品)。上官雲 攝

這塊“鐵券”就是生鐵質地,半弧形,外觀有點像瓦片。它的重量是1300克,內容全部爲古漢文,字體爲顏體楷書,註明賜予李文“食祿一千石……免爾本身一次死”的特殊待遇。

爲杜絕假冒僞劣產品,“鐵券”一般分爲左右兩半,左半部分賜給功臣良將,右半部留藏於皇宮內府,如果有什麼異常,就把兩塊“鐵券”一對,便知真假。

不過,即便拿着“金書鐵券”,也未必能免死。王貞說,這塊“鐵券”後面寫得很明白,其他類型的死罪可以免除持有者本身的罪過,但謀逆之罪不能赦免,依然要殺頭。

“鐵券上內容不一,有的是免個人罪責,有的是免家族罪責,有的是可以免除幾代罪責,都會寫明白。”王貞說,而且“鐵券”的使用還有後遺症,“如果使用了‘免死牌’,就不再給這人發工資,也就是停掉俸祿。”

“金榜”題名:清代“金榜”長啥樣?

過去常說,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最後一件就是“金榜題名時”。封建社會,“金榜題名”幾乎是所有讀書人的願望。清代金榜是中國古代封建科舉制度標誌性的檔案文獻,是清代科舉考試最高級——殿試的成績榜。

一份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榜”,靜靜地待在展廳裏。它長19.26米,高0.825米,採用黃紙墨書,滿文、漢文兩種文字,年、月、日及騎縫處押“皇帝之寶”印。

清代大“金榜”(複製品)。王貞 攝

“這是慈禧太后60歲生日時,開了一場恩科,額外讓天下讀書人考一場。”王貞介紹,與大金榜對應的,還有小金榜。大金榜文榜張貼在東長安門,武榜張貼在西長安門,時間是三天。小金榜則做成冊頁式樣,供皇帝御覽,也不蓋“皇帝之寶”印章。

光緒二十年殿試大“金榜”的狀元是赫赫有名的張謇,他後來創辦了大生紗廠,成爲近代著名的實業家。二甲第31名和37名分別是關冕鈞、陳昭常,兩人蔘加了京張鐵路的修建;二甲第63名是熊希齡,後來創辦了香山慈幼院。

清代彩禮怎麼給?這份檔案有記載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古代,有這麼一份政府公文,連適婚年齡和彩禮怎麼給都規定好了。

清朝末年,呼蘭府管轄的區域內,常有人家爲了彩禮等問題爭吵。久而久之,當時的官府也頭疼得很,乾脆制定了一則《婚姻辦法》。

其中一份檔案記錄了該辦法草擬的四條章程,對聘嫁婚書、婚嫁年齡、彩禮數額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王貞介紹,比如要求結婚得到官府備案,否則不受保護;然後適婚年齡男18歲,女16歲;再有,女方要彩禮,一般摺合白銀十六兩。

清代呼蘭府《婚姻辦法》(複製品)中的內容。王貞 攝

“如果彩禮女方要得過多,那麼不受保護;男方特別窮,還可以少給;當然要是男方家境很好,自願多給也可以。如果女方過分討要彩禮,這種婚姻叫‘乖婚’,就是錯誤婚姻。”王貞說。

當然,“中國檔案珍品展”上的有趣展品絕對不止這些。比如孫中山題詞手跡——“博愛”和中山陵檔案;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形成年代最久遠、尺寸最大的一幅古代世界地圖——《大明混一圖》,它還是最早描繪非洲的世界地圖。

此外,還有相當於皇家族譜的“皇室玉牒”,清軍入關前的滿文木牌,以及清代相當於“身份證”的綠頭牌、紅頭牌等等。其中,綠頭牌是妃子、秀女、大臣們使用。

“根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7億5千餘萬卷件。”王貞說,這次選擇的展品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貴檔案。

它們或記載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或印證某一歷史史實,或記錄一段鮮爲人知的祕聞軼事,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古代人的生活也彷彿跨越千年時空,展示在人們面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