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马援去世,竟有人上书光武帝,说马援当年拉回的是一车珍贵的珍珠,名叫“文犀”。连很有地位的大臣马武、侯昱等人也上表,说马援的确曾运回一车珍稀之物。

大家好,我们的阿煜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对于东汉名将马援的认识,大部分人停留在“马革裹尸”的故事上,有的人可能还知道他的著名的文章《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记载了有关马援的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思考。
马援常在岭南、交趾(今广东、越南等地)一带打仗,当时那些地方都还是“瘴疠之地”,湿气、“瘴气”重,马援就经常吃薏米以避湿避瘴。薏米(也叫薏苡)这种东西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所以常在交趾的马援吃薏米不是没有道理。
薏米在南方生长得好,果实大,大概是马援将军喜欢上了吃薏苡,就在大军归还之时从当地拉了一车,想要用来做种子。
马援在朝廷的威望可不小,当朝权贵们看到马援拉回一车不知名的东西,还以为是什么珍稀的物品,巴望着都想得到一些。因为马援在光武帝跟前很得宠,因而没人敢让光武帝知道。
后来马援去世,竟有人上书光武帝,说马援当年拉回的是一车珍贵的珍珠,名叫“文犀”。连很有地位的大臣马武、侯昱等人也上表,说马援的确曾运回一车珍稀之物。
可叹啊!为汉室操劳多年的马援,一死后就遭如此冤枉,真可谓“墙倒众人推”!他人已经去世了,黑暗的抓手才敢伸向他,也竟能忍心伸向他!
正所谓“三人成虎”,光武帝听信了众人,大怒,可能连马援的安葬事宜也不予解决。
马援的家人很惶恐,不知道生前小心谨慎、为人大度的马援哪里惹了皇上。用马革裹的马援尸体运回后,家人也不敢下葬在原来准备好的坟茔中,只在城西弄了几亩地草草埋葬了马援。那些宾客朋友也没有人敢来吊唁。
后来马援侄子马严与马援的妻子儿子用草绳相连绑着,到朝廷请求光武帝恕罪。
刘秀拿出诬陷马援的奏章给他们看,马援夫人明白事情原因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刘秀这才命令安葬马援。
因为这么一件事,堂堂的大将军马援竟受到了诬陷,这诬陷是在人格上的、是在名声上的。死去的人还被无辜地拉进政治斗争、政治漩涡中,不禁让人感叹世态炎凉。
就因为这件事,直到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马援夫人去世后,朝廷才为马援聚土为坟,植树标志,建筑祠堂。
”薏苡“后来也含有了因为涉嫌而被诽谤的意思,称”薏苡之祸
参考资料:《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