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醫生》的紀錄片中,有幾個場景徐曄非常忙,走路的時候腳底帶風,病房、手術室、辦公室輪軸轉,面對病人溫柔耐心,做手術時沉着認真,凡事親力親爲,事無鉅細,追求做到最好最完美,我想這應該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集顏值和才華爲一身的帥氣醫生,我認識的上一個這樣的人是活在電視裏的江直樹,徐曄簡直就是現實中的江直樹。

他是現實版江直樹?25歲博士畢業做醫生,5篇SCI,顏值還這麼高!
17歲讀大學,25歲博士畢業,5篇高質量SCI,一項發明專利,帥氣、瀟灑、溫潤儒雅,看到這樣一段描述,您是否以爲是哪本小說的男主角?其實不然,他叫徐曄,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的主治醫生,是央視紀錄片《中國醫生》的男主角之一。
庚子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普通老百姓因爲疫情被迫待在家中不能出門時,白衣天使們卻選擇逆行而上,在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刻勇敢地挺身而出。在印象中,搭配醫生的形容詞一直都是德高望重,像鍾南山院士。
但是在這次的疫情中,我發現其實我的想法一直是錯誤的,有好多醫生和護士,他們都是年輕的面孔,不同於年長的前輩的沉穩,他們身上散發着生命的活力,即使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也抵擋不了他們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和對患者的關心。曾在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我想他們選擇讀醫的時候,應該就做好了和死神決戰的準備吧,真是一羣可愛可敬的人兒。
徐曄是這羣孩子中的一個。2018年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他是25歲,剛從博士畢業。作爲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徐曄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因爲成績優異,曾在小學和初中跳級,17歲就參加高考,被中山大學臨牀醫學專業錄取,要知道中山大學醫學院在全國醫學院中處於前十的位置,臨牀醫學專業更是醫學院的王牌專業,而且徐曄還是本碩博八年連讀,這樣的天才人物設定,我以爲只會出現在文字中。集顏值和才華爲一身的帥氣醫生,我認識的上一個這樣的人是活在電視裏的江直樹,徐曄簡直就是現實中的江直樹!
徐曄醫生的置頂微博裏有這樣一段話:每天早晨8點鐘開始交班、查房、換藥、上手術、收病人、寫病歷、整病歷……忙碌、枯燥卻又充實的一天就這麼結束了。這是我,也是很多醫生一天的工作日常。在《中國醫生》的紀錄片中,有幾個場景徐曄非常忙,走路的時候腳底帶風,病房、手術室、辦公室輪軸轉,面對病人溫柔耐心,做手術時沉着認真,凡事親力親爲,事無鉅細,追求做到最好最完美,我想這應該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徐曄從不覺得自己辛苦,當他選擇成爲一名醫生時,他就知道這條路會走得很艱難,但是因爲熱愛,因爲責任,讓辛苦的汗水都變成了值得的。中國的很多醫生都是這樣的,在面對現如今醫患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他們仍因爲對那身白大褂的熱愛與責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來都認爲醫者仁心,而發展到如今的醫患關係緊張不過是因爲某些人的良心泯滅,只希望這次疫情過後,大家能繼續保持對醫生護士的敬愛之心,千萬不要寒了這羣天使的心。
紀錄片播出的時候,徐曄本人在網絡上大火了一把,在無數女生心目中,他應該最符合理想中男朋友的模樣,有才華、有顏值,舉手投足間的溫柔和耐心,真是應了那句古話: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大概是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強烈的反應,徐曄的微博粉絲一夜間漲到了61萬,面對大衆的關心和好奇,徐曄發微博表示,他不是一個公衆人物,以後會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疫情上。有好多人說,走紅後的徐曄不忘初心,其實我倒覺得,他從來沒有想過出名,他只熱愛自己的醫生事業。“救人救國救世,醫病醫人醫心”這副掛在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對聯,應該是徐曄畢生的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