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書法的年齡,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書法是什麼?

如果把認爲書法是向人彰顯的技藝,自然只對技法關注了;如果認爲書法是心靈深處的表達,自然是能悉心體會書法後面的故事了;如果認爲書法能夠功成名就,自然會取悅風雅了。

所以,如果想學書法,就要把她做爲一輩子的事情,這也許纔是學書的真正樂趣。

在多元文化和電腦文書的廣泛普及下,練習書法的人少之又少,然而,練習書法的好處多多:

【學生篇】

一、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書法教師結合教材的編排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變化橫”與“基本橫”在形狀上有什麼不同,在書寫過程中應該怎樣表達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縱觀書法教學的過程就是“觀察——分析——書寫”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必定得到發展。

二、通過學習書法,能促進學生養成細緻、專注、沉着、持久的學習品質。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的,“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三、通過學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因爲漢字是由線條組成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文字。書法實際上是以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運筆的疾緩來抒發情感和描寫意境的。

四、通過學習書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當前新的教學理念主張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成人篇】

『冶心練氣』——書法是一種陶冶心靈,練氣養氣的柔性運動,對於體能和心智的鍛鍊都有幫助。不僅能修心養性,改變氣質,更得以從靜中穩定血壓,使得身心清爽愉快。

『肯定自我』——以適當有效的方法學習書法,自能在極短時間內培養創作、書寫作品的能力,適時顯露才華獲得成就感,對事業和人生都有絕對的幫助。

『忙閒兼宜』——練習書法易於調配時間,在忙閒中取得平衡,是一種“閒人的忙事,忙人的閒事”。工作的人,在忙餘提筆揮毫,,自能悠遊其間,獲得心靈的調劑;而較有閒暇的人,若能提筆練字,必能由於練習書法而充實生活。

『增廣文學素養』——練寫書法必需瞭解許多古典文籍和詩詞,增長文學的素養,並因選用有益自身及社會教化的文字內容,而能促成良性的社會教育。

『調劑情緒』——揮毫是抒發個人情緒的良方,心情好時樂在其中,心情低潮時大筆一揮,自能去憂解悶。

成年人習書法的態度已和兒時大有區別。兒時是被逼練習,胸中充滿怨氣,草草了事,好出門玩,唯一的收穫恐怕就是練習過後衣服上的斑斑墨跡;而今甘願在閒暇時刻提筆練習,用毛筆那神奇、柔中帶鋼的筆觸,來提升文學素養,充實生活內涵。

【老人篇】

老年人學書,其實是很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爲其對生命的理解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若能走正途,很快便能見效的。但有有其致命的劣勢,就是老年人的戀舊,捨不得放下固有的認識,不願意從零開始,難以克服原來的書寫習慣。所以老年人學書不宜寬泛,應當先其一項,先精後視自身能力再取其寬。

書法是一輩子的事,能成就大書家、大藝術家要有其機緣,機緣是可遇但很少而不能求。所以對於個體書家而言,沉下心來用全心去體悟,盡情享受其中的深沉與樂趣方爲正事。

一、由於孩子較小,缺乏自制力,家長尤其要多加關照。不罵、不打,多表揚。孩子長大後成爲什麼樣的人,家長這時就要做什麼樣的人給他看,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家長的影響的。

二、還有就是,孩子寫字家長要一直陪在身邊,因爲這時,他還沒有定型,要一個孩子做到非常的努力用功,是不現實的。如果不監督,他很可能會亂寫,偷懶,如果動作壞了,反而適得其反。這樣家長就會比較累,學生堅持不下,實際上都是家長堅持不下來的緣故。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

三、另外,有些好習慣,也要在這時注意培養,比如,不讓孩子動作效率過低,做事要強調連貫,有效動作之間的無用動作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樣,在他上學後,就不至於做事拖沓,作業完成不了,這樣,晚上睡覺太晚,家長、孩子都會非常疲憊而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

四、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找個好的書法老師。老師不但對孩子要有愛心,他還必需是個掌握教育心理學,能靈活運用正確書法教學和心理疏導方法的老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