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直屬黨支部組織學生黨員赴新華社歷史陳列館,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參觀學習活動,以深度訪問參觀實踐的形式繼續新生黨員的“開學第一課”,旨在幫助新傳學子們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135編輯器

  參觀伊始,新華社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新華社的建設歷史和發展進程,以及歷任新華社社長的事蹟。

  新華社是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其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1月在陝西延安改爲現名新華社。其中被譽爲“中國新聞界第一館”的新華社歷史陳列館,它主要由主展廳和攝影專題展廳組成。主展廳共展出照片600餘張、文物160餘件。

  接下來講解員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歷史陳列館的歷史照片、發稿文物、烈士名錄及塑像、不同時期建設成果等各種展陳。

  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新華社的另一特色,新華社著名的智能機器人“艾新華”在現場與同學們進行互動。

  主流媒體在媒介融合轉型方面的探索實踐日益深入,作爲未來的媒體人,瞭解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的新思路、新方法至關重要。我們要牢記“更好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服務於廣大人民羣衆,不負黨和人民重託”的使命擔當,學習歷代新聞工作者們的敬業與熱忱、勇氣與奉獻。

  供稿|專碩黨支部

  攝影|王小龍

  排版|張詩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