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15日報道,美國面對金融風險時所表現的無所顧忌,讓中國很擔心。觸發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引爆器,很可能就是美國滿不在乎的態度。

《金融時報》報道稱:“事實上西方分析師中有一種流行說法是,全球債務問題有可能成爲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引爆器。然而,觸發引爆器的可能是美國對風險滿不在乎的態度。”也就是說,美國的做法似乎是無視警示信號,指望能夠把不可避免的危機描述爲出人意料的“黑天鵝”,“沒人預見到它會發生”。

許多聰明人確實看到了即將到來的麻煩,並就美國和全球經濟發出了緊急警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4月警告稱,全球債務已達164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當於GDP的225%。而美國是唯一一個債務增速超過經濟增速的發達經濟體。這意味着什麼呢?橋水(Bridgewater)的雷•戴利奧(Ray Dalio)預測,一場新的債務危機即將來臨。還有其他數十位聰明人也發出了警告。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清楚地意識到迫在眉睫的挑戰,力求在不戳破信貸泡沫的情況下逐步將空氣排出,同時引導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也許速度較慢,但更均衡更穩定。中國對國內經濟面臨的真切風險開誠佈公,也不掩飾爲過熱行業降溫的意圖。

對比之下,美國一直在鼓吹美國的經濟實力,淡化風險和弱點。在過去幾周市場大幅波動之前,美國多次吹噓美國股市如何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新高,而今年以來中國股指累計下跌了逾20%。

但是,美國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股市密切跟隨信貸增長放緩的趨勢。這表明,中國股市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擠壓資產泡沫的直接結果,而非美國期望的那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新減稅政策正在擴大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同時推高赤字的利息成本。在金融風險上升之際,美國一直在削弱可能有助於遏制下一場危機的保障措施和應急能力。而中國迅速做出反應,制定了應急計劃,包括提高利率、收緊資本管制。

美國在對待金融風險方面這種無所顧忌的做法讓中國非常擔心,如果美國像中國那樣關注全球經濟和市場中潛藏的危險,它就不會讓自己顯得如此熱衷於破壞中國旨在降低金融風險的明智努力。

關注【金十數據】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賺錢祕籍!

嚴正聲明:本文爲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