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欽宗登基以後打算帶兵親征,讓童貫留守在東京,但是童貫沒有遵從皇帝的旨意而是跟着徽宗南下逃跑了,這一路跟隨的人非常多,形勢都惡劣加上奔逃的狼狽很多人的心態崩潰了,這一路哭泣哀嚎的,生氣抱怨的都有,童貫怕走得慢就下令自己的親軍衛隊放箭,逼迫所有人快走,一時間激化了矛盾,很多人都開始批評議論童貫的罪惡行爲,從此童貫被貶的生涯就開始。海上之盟以後宋金兩國聯合攻伐遼國,童貫統兵二十萬北進,但是當時宋朝的軍事力量並不強大,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卻並沒有撈着什麼便宜,最後童貫讓金國幫他打下幾座城池,然後自己又花費巨資買過來的,雖是如此,可話不能這麼說,回去告訴皇上是自己打下來的。

提到宦官很多人就想到太監,就是影視劇裏面站在皇上身邊拿着拂塵端茶倒水傳喚人的人,經常扯着細細的嗓子亂喊,但是宦官最開始不能和太監劃等號,太監是宦官裏的一個級別,而且是最高級別,但是後來宦官的地位越來越高,宦官也可以稱作太監了,這類人你叫他宦官沒錯,換一種說法叫太監也沒毛病。
不過人們對宦官的印象一直不怎麼好,雖然歷史上也有一些很有功績的宦官,比如東漢的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明朝的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影響力很大,現在海外還有很多國家供奉他。但是宦官作亂的也是頗多,漢朝的十常侍等等,一提到某個皇帝的錯事肯定要說到重新宦官,某個皇帝穩定朝政基本也有誅殺宦官這一條,這個羣體也沒留下什麼好名聲。
宦官,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役使的官員,可見這個羣體實際上從設立的初衷來看品級不高,權力也不大,但是偏偏歷史上宦官在朝中有地位的、掌握大權的很多。這裏面的道理很簡單,因爲他們是皇族成員的身邊人,尤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很是重要,俗話說“宰相家人七品官”,如果按照法律或者查檔案宰相的家人不是官員,但是爲什麼這麼說,因爲他們是宰相的身邊人,沒有等級但是有地位,你作爲外人在宰相心目中的印象宰相的身邊人說出的話也是起作用的。一樣的道理,太監的權力不是皇帝白紙黑字授予的,而是因爲圍着皇上轉得到寵信,內外大臣不得不怕他,他們怕你,你能調動他們這不就是權力了嗎?
歷史上大權在握的宦官數不勝數,秦朝有宦官宰相趙高、唐朝的高力士、李輔國這些都是說出來地球人都知道的名字。本篇所要說的宋朝著名宦官童貫也是掌握過大權的人物,權傾朝野,當然,同樣臭名昭著。
童貫少年的時候就進宮了,這個人很聰明,智商方面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過他的那點聰明似乎是天生就爲成爲奸惡的權宦所生,因爲能臣都是頗具才能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很有功績得到重用,有時候不得已獻媚一下在與奸臣的鬥爭中自保。童貫就不一樣了,他十分會揣摩別人的心理,知道別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然後極盡所能地討好,就憑這項技能,他努力去淘古玩字畫,把宋徽宗侍奉得十分高興。
早年童貫與蔡京交往很多,童貫幫助蔡京蒐羅各種古玩字畫討好皇帝,蔡京得以進京爲官,而蔡京升官以後,他自然也沒有忘記童貫,推薦他做西北監軍,隨後童貫在武官的路上一路飆升。再到後來他主管樞密院事,爲太傅、涇國公,隨後擊破叛軍平定方臘有功遷爲太師,改封爲楚國公,這個時候他的權力已經達到極點。
可以想象宋徽宗當時讓他捧的是有多麼樂呵,童貫的官位一路提升,一些職位都沒有宦官擔任的先例,但是宋徽宗魄力讓他擔任。
歷史上宦官弄權都是把這個朝代給搞垮了,但是童貫雖然權傾朝野但是也最終沒能撼動皇位,他死在了宋朝結束之前。
海上之盟以後宋金兩國聯合攻伐遼國,童貫統兵二十萬北進,但是當時宋朝的軍事力量並不強大,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卻並沒有撈着什麼便宜,最後童貫讓金國幫他打下幾座城池,然後自己又花費巨資買過來的,雖是如此,可話不能這麼說,回去告訴皇上是自己打下來的。宣和七年金國南下攻宋,童貫不能招架跑回去了,從此他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宋欽宗登基以後打算帶兵親征,讓童貫留守在東京,但是童貫沒有遵從皇帝的旨意而是跟着徽宗南下逃跑了,這一路跟隨的人非常多,形勢都惡劣加上奔逃的狼狽很多人的心態崩潰了,這一路哭泣哀嚎的,生氣抱怨的都有,童貫怕走得慢就下令自己的親軍衛隊放箭,逼迫所有人快走,一時間激化了矛盾,很多人都開始批評議論童貫的罪惡行爲,從此童貫被貶的生涯就開始。
他先被貶爲左衛上將軍,聽起來官大但是不是那麼回事,左衛,在隋唐十六衛時期它就是其中一衛,在那個時候衛軍將領還算很有地位,府兵制瓦解以後衛軍將領越來越不值錢了。童貫下降的路和他上升的時候一樣快,皇帝把他發配到英州、吉陽軍,可沒等到地方就急於把他處死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