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快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一年一次或幾次的發佈會讓我們手裏的錢就像“韭菜”一樣,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

可你們不知道的是保險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比起電子產品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新手機發布了老手機也不是不能用,可是每次保險產品升級所帶來的損失都是非常大的!!!

那今兒保魚君就跟大家聊聊保險產品升級與過時的那些事~

什麼叫保單過時?

保單過時說白了很簡單,就是隨着產品不斷地升級完善,之前購買的保單保障力以及所要繳納的保費已經大不如現有產品。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平安福;同樣的投保人;同樣的被保人以及相差不多的保費!但是保障內容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品怎麼樣先放到一邊不說)

3年時間,同款產品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保障內容縮水50%有餘……這就是所謂的產品過時了!

保單爲什麼會過時?

這樣對比下來不難發現,老的保險產品確實毫無競爭力可言。

可是爲什麼保險產品的 更新換代如此之快呢?在保魚君看來原因無外乎競爭這兩個字。

刺刀見紅的市場競爭:

2000年左右中國國內的人壽保險公司也就那麼幾家,而2015年壽險公司達到71家,再到今年保監會公佈截至17年國內註冊壽險公司達到85家……增長速度雖說不快但也絕不算慢(畢竟每家保險公司都得有足夠厚的家底)。

保險公司逐漸多了起來,但“蛋糕”就這麼大,所以競爭勢必也逐漸激烈起來。

有的公司選擇鋪天蓋地地投放廣告擴展知名度;有的公司選擇大量鋪設實體店來增加用戶信任度;有的公司選擇招募大量銷售人員迅速打開市場……

當然也會有低調務實的公司,廣告投放少、運營成本低、產品設計合理,越來越受市場的認可。

隨着競爭日益激烈目前可見的產品變化情況:

輕症:沒有輕症→有輕症→輕症賠1次→輕症多次賠付、不分組,無等待期

重疾:25種重疾→100種重疾→重疾賠付1次→重疾多次賠付→多次賠付不分組

豁免:沒有豁免→被保人豁免→投保人豁免→輕症/重疾/全殘/身故豁免

增值服務:沒有多餘服務→有增值服務→綠色醫療通道→海外就醫等

所以說競爭絕對是個好東西。“廝殺”越激烈,就會有越來越多挑戰行業底線的產品湧現出來。保險公司也逐漸從高臺迴歸實際,開始做出迎合市場的姿態!

如何處理/避免保單過時

1.已有過時保單

如果你已經有了過時保單,合理有效的操作就是維持保障的同時儘可能止損。

如果這份保單費用不高,可以考慮購買一些產品彌補保障上的不足。

但要是這份保單性價比極低那就可以考慮減額交清後購買新的保障產品。

退保損失過大,保魚君不建議輕易退保(猶豫期除外)。

2. 避免保單過時

想要避免保單過時,只要做到兩點即可!

1)不要有一張保單一生保障的這個想法!這只是廣告詞而已~

我們對保險需求是跟隨着我們的年齡而變化,不同時期有不同風險,所以保險也是需要進行多次配置的。這樣我們的保單就能與時俱進咯~

2)別總想佔便宜,保險公司絕對比你精的多!便宜都是故意給的~

“有病賠錢,沒病返本”;“一份保單保到死”……

大家都喜歡這樣的產品……保魚君跟無數人去解釋,也寫了N篇文章,可還是有人扭着勁,然後等有了麻煩又來問保魚君該怎麼辦... ...

但這時候不管怎麼處理損失已經是無法避免了!所以保魚君在這裏再次強調一下:

返還型保險:大多數返還型保險相較消費型保險保費就要貴將近一半甚至更多!這種產品在幾十年以後把你交的錢再還給你,看着好像很不錯。但是你想想,20年前的1萬能和現在的1萬比嗎?同樣的,幾十年後的這點錢能拿到現在來比嗎?

一份保單保到死:當然選擇長期保險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沒有計劃貿然選擇一款長期甚至終身保險,那保險過時的風險同樣是很大的!所以保魚君還是推薦考慮按不同年齡段,按需多次配置保險方案。這樣的做法更合理而且能很好的規避保險過時的問題。

最後:

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你能看到的“便宜”都是相對的,都是經過專業人員測算下來的~所以買保險不是錯誤的,輕易就決定買哪個保險纔是錯誤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