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當天,在煙花廠幹活的陶愛明直接被震昏過去,醒來時已經在救護車上。心電監護器上顯示的指標大都恢復了正常,但她的聲音依然非常虛弱。即便如此狀態,陶愛明的兒子楊先生卻告訴記者“比昨天好多了”。

瀏陽市中醫院的病房裏,吉玲(化名)擺弄着指甲,這兩天打吊瓶沒法洗手,她指甲縫裏還帶着爆炸當天早晨在煙花廠幹活留下的黑灰色泥垢。另一間病房裏,57歲的陶愛明眯縫着眼,額頭和左臂包裹着紗布,臉上的多處擦傷開始結出紅棕色的痂。

碧溪煙花廠爆炸時,正在廠裏的22人中7人死亡、13人受傷。事發後,記者來到收治了12名傷者的瀏陽市中醫院,對話其中兩名傷者,還原事發時他們都經歷了怎樣的生死瞬間。

啥都不知道直接被震昏過去 經檢查已無大礙

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案倖存者:瞬間被震昏 醒來已在救護車上

爆炸發生時,陶愛明直接被震昏過去,醒來時已經在救護車上

外科病房樓裏,陶愛明病牀邊的小桌子上擺放着心電監護器,上面顯示的指標大都恢復了正常,但她的聲音依然非常虛弱。即便如此狀態,陶愛明的兒子楊先生卻告訴記者“比昨天好多了”。

陶愛明說,當天早晨她正在爆炸處的隔壁車間做煙花,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就被震昏過去。附近趕來的村民把她擡出廠子,“醒來時,我就在救護車上了。”後經醫生初步診斷,陶愛明左臂燒傷,額頭、臉部有多處明顯擦傷。

事發後,楊先生在新聞上看到自己村裏發生了爆炸,立馬給母親陶愛明打電話。電話沒打通,他已經完全沒心思工作,火速從株洲趕回了瀏陽。隨後,在楊先生的陪伴下,陶愛明接受了全面檢查,結果顯示並未傷及內臟。

第一個跑出來卻摔破頭 丈夫找不到她腿都軟了

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案倖存者:瞬間被震昏 醒來已在救護車上

13名傷者中有12名被收治在瀏陽市中醫院

吉玲在碧溪煙花廠裏做“最小的那種煙花”,4日早晨事發時她剛上班不久,聽到爆炸的響聲還沒來得及反應:“一看大家跑,我也跑,我是第一個衝出來的”。

吉玲的丈夫趙豐(化名)在離家稍遠的另一個煙花廠上班,因爲上班時間稍晚,當時他正準備做早餐,突然察覺到一聲震響。“我們都是做煙花的,一聽到響,就知道肯定是炸了”,趙豐趕緊出門循聲看,發現妻子所在的煙花廠方向冒起了煙,騎上摩托車便飛奔過去。

剛跑出廠子,吉玲在慌亂中摔倒在路邊,頭部被重重的磕了一下。”發現頭上出血了,吉玲抓緊找人騎摩托車送她去了診所。

到煙花廠沒找到吉玲,趙豐調轉摩托車奔診所而去,他一路邊騎車一邊擔心害怕,腦子裏各種畫面不停閃現,“怎麼到的診所我都不知道,到那裏時一下車,腿軟了,走路都走不動了。”趙豐看到妻子吉玲時,她頭上的血已經基本止住。

“跑的時候什麼都顧不上,手機落在廠裏了。”採訪過程中,不斷有親友打電話過來詢問吉玲的情況,兩口子只好輪流接聽趙豐的手機。儘管吉玲再三說“只是個小意外”,但記者留意到,她和親戚電話聊天過程中,眼裏一直閃着淚花。

採訪中,趙豐和吉玲兩口子一再叮囑記者,不要透露他們的真實姓名,生怕正在讀大學的孩子知道後趕回來,耽誤學習。這兩天趙豐靠在醫院照顧妻子,家裏的父母,一位80多歲,一位70多歲,但目前也只能讓他們自己做點飯喫。

當地像他們一樣兩口子都在煙花廠上班的,不在少數

“我們這裏人也就靠做鞭炮來維持生活。”趙豐兩口子告訴記者,煙花算是瀏陽的城市名片和支柱產業,而達坪村很多土地缺水,只能種樹、種竹子,“沒有用、不值錢”。因此,達坪村像他們一樣兩口子都在煙花廠做工的,不在少數。

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案倖存者:瞬間被震昏 醒來已在救護車上

煙花產業是瀏陽的城市名片,剛出汽車站就能看到明顯的廣告牌

趙豐稱,碧溪煙花廠在瀏陽當地算是個大廠,這次達坪村爆炸的是一個分廠,工人大都是達坪村和附近村的村民。現在只有大廠子,沒有小廠子了。

“不敢做,不敢做,自己就不敢做了”,趙豐連續三句都把重音放在“不敢”上,眼神異常堅定。在他看來,煙花爆竹小作坊之所以消失,主觀原因是當地老百姓對煙花危險性的認識,已經深入骨髓。

這次事故中,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不僅把兩百米外村民家裏的玻璃震碎,連同鋁合金的窗框都發生了變形,樓梯側牆也產生了裂縫。據新華社消息,事發時該廠區內共有22個人,目前造成7人死亡、13人受傷,傷者目前都沒有生命危險。

大衆網·海報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