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耿子騰

河南地處中原,空氣相對潮溼,冬季低溫是霧天高發期,大霧團霧導致能見度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會成倍增加。本週伊始,河南省氣象臺連續發佈大霧橙色預警,全省近20條高速全線禁行,十餘條高速實行交通管制。當霧霾來襲,做到安全駕駛就成了每一位車主的當務之急。

開車先要解決“車內霧”

霧氣分兩種,一種是氣象學上經常提到的大霧和團霧天氣。另一種就是車內擋風玻璃上經常起的霧氣。由於空氣溼度變大,入冬以後氣溫降低,車內的溫度比車外溫度高就很容易起霧。剛開車一會兒擋風玻璃上就是一層霧氣,成了不少車主冬季開車最大的煩惱。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視野還威脅行車安全。

想要快速除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車上空調的冷風除霧,或者直接打開車窗讓車內空氣形成對流,短時間內就能消除車內玻璃上的霧氣。但是在寒冷的冬季,這樣的辦法僅能起到臨時應急作用。需要長時間除霧並且不想吹冷風的車主,就要用熱風除霧,調高溫度,切換到除霧模式,注意關閉“A/C”鍵。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車內起霧的問題,可以購買專業的除霧劑,阻止霧氣在車玻璃上的形成。記者注意到,網上大部分汽車防霧劑效果可以持續一到三個月,花費二三十元,基本就可以解決一冬天車窗起霧的問題。

對付“車外霧”謹記這幾點

過去幾天,鄭州早晨的大霧讓不少車主感嘆:這麼大的霧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兒!

由於能見度的降低,在同等車速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會成倍增加。所以,霧天行車注意車速是關鍵。保持車速和車距都是老生常談,那麼該如何保持呢?據多位老司機總結的經驗來看,因爲路上霧氣的濃度隨時都在發生變化,開車時就要根據霧的大小來調整車速,而適當的距離則是出現緊急情況下足夠自己反應時間的距離,如果看不清前車作爲距離參照物,也可以把路邊的護欄等作爲參照物。

霧天安全駕駛合理用好車燈同樣關鍵。根據霧氣的濃度打開不同的車燈,通常使用的先後順序是“霧燈-近光-雙閃”。要清楚霧天開燈不是爲了增加自己的視野,而是讓其他車輛識別自己位置早做防範。切記不要開遠光,高挑的遠光等很容易遮住霧燈,造成對向來車駕駛員視線受阻,反而更加危險。

此外,霧氣太大或者遇到團霧的情況下,勤按喇叭標明位置也是不錯的方法,聲音要比車燈在霧氣中的穿透力更強。同時,儘可能地保持在道路中間行駛,不要盲目超車,不急踩剎車,不過度靠近路兩邊以防衝出的行人躲閃不及。

據河南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負責人介紹:針對近來河南多發的大霧天氣,高速交警也會採取三級管控措施和設置霧天防撞系統等方式確保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到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能見度小於200米大於100米時,時速不超過60公里。當能見度小於100米大於50米時,時速不超過40公里,同時應與前車保持正常車距的2至3倍。如果在霧天行車時遇到事故或者故障,切記一定要開啓雙閃燈,並在車輛後方150米處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造成二次事故,駕乘人員一定要及時撤離到高速護欄外,並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