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行時韓信交代他們說:“今夜兩軍交戰,我軍會故意敗逃,那時趙軍肯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們。而當趙軍全軍出動追逐韓信,搶奪戰利品時,先前藏在山上的兩千騎兵的突擊隊,馬上行動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趙軍營地,將趙軍的所有旗幟都拔掉,換上了漢軍的兩千面紅旗。

大家好,我們的喫貨新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劉邦派韓信向東攻趙,後來又讓張耳率幾萬士兵來協助韓信。趙王趙歇和成安君陳餘得到消息後,馬上在井陘口招兵買馬,集結部隊,組成了號稱有二十萬的大軍。
廣武君李左車分析韓信軍隊的情況後,向成安君建議道:“韓信、張耳一路戰無不勝,乘勢東來,現在士氣高昂,正是銳不可當的時候。但這次他們是離開本國,興軍遠征,我聽說:‘軍隊在前,軍糧卻在千里之外,士兵就會有捱餓的危險;要喫飯時,纔要拾柴來生火做飯,軍隊就會餓着肚子前進。’如今井陘這條路,崎嶇難行,車輛不能同時前進,騎兵無法列隊而行,隊伍行進過程中,斷斷續續,前後拉開幾百裏。照這樣看來,軍隊的補給一定落在了軍隊的大後方。希望您讓我帶領一個三萬人的突擊隊,抄小路突襲敵方,截斷他們的輜重糧草,而您在城裏深挖戰壕,把城牆修高,堅守陣地,決不出戰。這樣一來,他們無仗可打前進不了,向後退,又無路可走,置身野外也搶不到什麼東西,軍隊就斷了補給。用不了十天,韓信、張耳肯定會人頭落地,頭顱獻於您的帳前;
如果不這樣的話,恐怕我們將來都要成爲他們的俘虜了。”但陳餘自認爲是正義之師,應光明正大地迎戰,不屑於這樣做,於是說:“我軍有二十萬,韓信只有幾萬人,我衆敵寡,而且他們長途跋涉而來,已經疲憊不堪,在我軍優勢如此明顯的情況下,還要我們退而不戰,豈不讓各諸侯小看,以爲我膽怯,那他們以後就會隨便來攻打我了。”韓信派人暗中打聽,得知廣武君的計策沒被採納,暗自慶幸。於是便毫無顧忌地率軍徑直前進,一直到離井陘口三十里處,才停下來安營紮寨。
到半夜時分,韓信挑選了輕騎兵兩千名,讓他們每人手拿一面紅旗出發,走小路上山,隱蔽好,以便觀察趙軍的動靜。臨行時韓信交代他們說:“今夜兩軍交戰,我軍會故意敗逃,那時趙軍肯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們。你們的任務就是,趁這個機會迅速衝入趙軍營壘,把他們的旗幟都拔掉,插滿我們漢軍的紅旗。”隨後還讓副將把一些喫的分發給將士們,並宣稱:“今天打敗趙軍後,全軍大擺筵席!”衆將領們都假意應承着“好啊,好啊”,其實根本不相信。然後韓信召集了將領們,分析道:“現在的有利地形被趙軍佔據着,他們想着我軍行進途中遇到艱難險阻,會自動撤軍,所以除非看到我軍大張旗鼓地進攻,否則是不會輕易出兵攻打我們的先頭部隊的。”隨後韓信便派出了一萬人的先鋒部隊,在敵軍對面的河岸上,擺開陣勢。趙軍遠遠看見,都笑話韓信自絕後路,把陣布在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地方。
天剛放亮的時候,韓信揚起大將軍的旗幟,敲響戰鼓,將軍隊列於陣前,向趙軍宣戰。趙軍營門洞開,出營應戰,雙方激戰了很久,沒能分出勝負。這時,韓信和張耳假裝抵擋不住,丟旗棄鼓,逃往河邊的陣營。趙軍以爲韓信真的敗了,果然傾巢出動,爭搶漢軍拋下的旗鼓,對韓信緊追不捨。河邊部隊打開營門將韓信、張耳迎進去後,又和趙軍戰在一處。韓信、張耳與河邊軍隊匯合後,全軍都奮不顧身,勇猛作戰,趙軍苦戰無法取勝。而當趙軍全軍出動追逐韓信,搶奪戰利品時,先前藏在山上的兩千騎兵的突擊隊,馬上行動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趙軍營地,將趙軍的所有旗幟都拔掉,換上了漢軍的兩千面紅旗。趙軍見久攻不下,無法抓獲韓信等人,便不想戀戰,退回營地,卻驚愕地發現自己的營壘中插滿了漢軍的紅旗。士兵們以爲漢軍已經佔領他們的營地,擒獲了趙王的全部將領,都驚慌失措,於是大亂,四散奔逃。趙軍亂成一團,趙將爲了遏止士兵逃跑,不停地斬殺逃兵,但是潰敗的形勢已無法挽回。河岸的漢軍與趙軍軍營的漢軍,遙相呼應,對趙軍前後夾擊,趙軍大敗,陳餘被殺,趙王趙歇也被活捉。
大敗趙軍,漢軍完勝,將領們都向韓信祝賀,將敵人的首級和俘虜獻上。本來大家心中都有疑問,便趁勢問韓信道:“兵法上說:‘排兵佈陣,有山時,要右邊和背面靠山;面水時,前面和左邊臨水。’而這次您卻反其道而行之,在水岸邊佈陣,還說‘等到打敗趙軍後要大宴全軍’,當時,我們都非常不以爲然,但是竟然真的取勝了,這又是什麼戰術呢?”韓信說:“兵法上是有這種戰術的,只不過你們沒有注意到!它不是說‘陷入絕境時,爲了生存,纔會使出全部力量’嗎?況且我所率領將士並沒受過正規的軍隊訓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將毫無戰鬥力的平民百姓,驅趕着去作戰’,所以一定要切斷他們的後路,不給逃生留有餘地,使他們明白要想生存,必須使出全部力量,拼命死戰;倘若給他們留下退路,面對訓練有素的趙軍,他們早就逃跑了,還會去衝鋒陷陣嗎!”將領們恍然大悟,都心悅誠服地說:“有道理!您的謀略我們無人能及呀!”趙軍潰敗後,廣武君李左車逃走。韓信仰慕他的才能,懸賞千金,只求能活捉此人。沒過多久,李左車就被綁送到韓信帳前。韓信立刻上前,爲他鬆綁,讓他向東而坐,就像對待老師一樣恭敬。接着他謙恭地向李左車請教道:“我想要攻打北邊的燕國,征伐東邊的齊國,還望您能明示,我該怎麼做才能取得勝利?”李左車推辭說:“我只是個戰敗亡國的俘虜,哪裏有指導您謀劃大事的資格啊!”韓信道:“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了;
而他來到秦國,卻使秦國達到了稱霸天下的強盛,難道是因爲他在在虞國時愚蠢,而在秦國時卻聰明嗎?衆所周知,關鍵在於國君是否能夠重用他,能不能接受他的建議。如果成安君陳餘採納了您的計策,那即便是我韓信這樣善戰的人,也早就成爲趙軍的階下囚啦。就是因爲他沒有接受您的意見,我纔有機會能夠侍奉在您身邊,聆聽您的教誨啊。現在我是全心全意地向您請教,還希望您不要拒我於千里之外。”韓信的誠意打動了李左車。於是他說:“您一路走來,渡過西河,滅掉魏國,俘虜了魏王,活捉了國相夏說;趨兵井陘口,不到一個早上就打垮了趙軍的二十萬人馬,殺了成安君,立下赫赫戰功。現在您名震天下,深受世人景仰。農民們被您的聲威震懾,都放下農具停止田間勞作,只希望跟隨您到軍隊裏來,穿好的喫好的,豎起耳朵,亦步亦趨地聽從您的指揮,這是您用兵的長處。但是連年的戰亂已經使百姓苦不堪言,士兵也非常疲憊,倦怠戰爭了,讓這樣一羣人上戰場,恐怕很難再有建樹了。現在您正是要調動這樣一支疲乏困頓的軍隊,去駐紮在燕國防守堅固的城池下,到時候燕軍拒不應戰,漢軍想打打不了,攻城又攻不下,軍隊的虛實就會暴露,士氣也會越來越弱,這樣相持不下,時間久了,軍糧很快就會被耗盡。況且到時候齊國看到,連這樣弱小的燕國都不肯屈服,自己強於燕國,當然要據守邊境,逞一時之強。燕、齊兩國都與漢軍對峙,戰局僵持,使得劉邦和項羽雙方也難分勝負,這就是您用兵的短處了。我聽說,真正懂得用兵之人,從不拿自己的短處去攻擊別人的長處,而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比人的短處。”
韓信非常信服,繼續問道:“既然是這樣,我能做些什麼呢?”李左車答道:“以我看來,您不如先不要着急出兵,給士兵們留出休息調整的時間,趁這個機會,鞏固對趙國的統治,並安撫當地百姓。百姓安定了,爲了感謝漢軍,就會常常有人送牛肉美酒來,宴請犒勞衆將士。等休整的差不多了,再將部隊向北移動,聲勢浩大地前往燕國,然後派遣一個能言善辯的說客,拿着書信去燕國,向燕王誇大自己的實力,炫耀自己的長處,燕王肯定會被嚇到,不敢不從。等燕國順服了,漢軍就可藉着聲勢,向東威脅齊國。這種情況下,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想不出辦法替齊國解困了。這樣,就可以定天下大局了。本來軍隊行動之前就應該先虛張聲勢,迷惑敵軍的,我這裏就是運用的這個道理。”韓信說:“有道理啊。”
韓信立即按照李左車的計策行動起來,軍隊休息了一段時間後,馬上派使者出使燕國,燕國果然立即歸降了。爲了穩定趙國,韓信派人向漢王劉邦請求封張耳爲趙王,劉邦答應了。漢軍佔領趙國後,楚國屢次派軍渡過黃河攻擊趙國,張耳、韓信往來救援趙國時,又順勢拿下了所有經過的趙國的城邑,然後還調兵遣將去增援漢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