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經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的《這筆“糊塗賬” 該算算清了》一文,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針對溫州部分商場市場惠企電價落實情況,今天(5月7日),記者跟隨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隊一行再次開展調查,發現不少商戶反饋良好,相關“轉供電”補充規範協議已執行。

專項執法,一市場退回電費115餘萬

商戶:“收到這筆錢有點意外”

5月7日上午,記者隨隊來到溫州汽車城。據介紹,該市場內共有262家商戶,去年已退回電費115萬餘元。

針對國家惠企電價落實情況,溫州汽車城經理潘兵兵表示,由於近兩年電價連續變化,市場未及時瞭解到位,經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引導,該單位已將誤收的電費全部退還,最多一家商戶收到2萬餘元。“特殊時期,這對於引導商戶積極復市,市場全面復甦都有好處。”潘兵兵說。

在市場裏,不少商戶也對退繳電費事項抱有積極態度。易靚好車負責人馬路直言,“收到這筆錢有點意外。”東洲車行負責人劉益偉則表示,“從電費返還事情上感受到了市場以及政府方的服務與關懷。”

按照國家規定,轉供電主體應按照國家電費標準向所在商戶收取電費。2018年,國家落實惠企政策,開始調整惠企電價。爲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的成本支出,溫州市市場監管局2019年下半年起就已部署轉供電專項執法行動,溫州汽車城爲經排查的市場主體之一。

據溫州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徐洲介紹,該局梳理各類轉供電價格違法線索,主要結合舉報投訴和聚焦熱點進行調查排摸。

對不規範行爲,該局執法人員均現場提出整改要求;對在規定期限內未清退、以虧損爲由拒絕清退、變相加價等影響較惡劣的情形,再予以立案查處。“希望儘量以柔性執法的方式,引導市場主體重視‘轉供電’工作,將多收的電費及時返還商戶。”徐洲說。

截至目前,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排查426戶轉供電市場主體,責令退費金額達5031萬元,近1.9萬餘商戶受惠。

引導整改,執行“轉供電”規範協議

市場:“承諾各項優惠及時到戶”

隨着溫州市場監管部門專項執法行動開展,“轉供電”工作引起當地不少市場主體及商戶重視,對於電費價格、用電服務費等,部分商戶開始自查自糾。

針對此前商戶反映的電費“糊塗賬”問題,記者來到溫州名城廣場瞭解後續情況。該綜合體物業方溫州融觀精珏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劍海表示,該單位已經立即與商戶協商,出臺了電費收取的補充協議。

記者看到,協議上明確標註了“電費單價0.67元/度(按政府定價執行),公攤電費0.63元/度(按公區公攤比例暫定執行)字樣”,並且寫明落實疫情期惠企電價,“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電網企業在計收上述電力用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的相關規定。”

物業方新制定的協議

“通過這一番市場檢查後,商戶電費繳納更加明朗,也更放心經營。”此前向記者反應問題的名城廣場商戶汪先生說道。目前,他已經與物業方補充簽訂電費收取協議,物業方表態也會將更多惠企政策及時告知商戶。

市場反響向好,今年4月底,溫州市場監管部門已開啓第二輪推進轉供電專項執法行動。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輪行動提質升級,將以“查辦一個案件、規範一個行業”的監管執法理念貫穿始終。下一步,該局在倡導轉供電企業開展自查自糾的同時,還將通過座談、走訪調研等方式及時宣講政策,進一步引導轉供電主體節省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