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大名縣楊現村的劉學昌稱,眼看着就快豐收了,村支書劉自良卻帶人把自家120畝麥子全給夷平了。5月7日,大名縣相關負責人稱,被夷平的麥地並非徵用村民的農田,實際上是租賃集體流轉的一般用地。

網絡配圖

劉學昌說,2020年2月村支書劉自良告訴他父親,要徵用半畝地,補償400元。劉父沒有同意,認爲補償太少,而且6月就快收麥子了,想等之後再考慮這件事。然而4月29日、30日,劉自良帶着20多個陌生大漢和5輛推土機夷平了他家的麥地,同時遭殃的還有其他幾十戶村民。

另一位麥地被夷平的村民表示,沒聽說過徵地公告,他也不想被徵用,這樣他就沒有收入了。劉學昌還說,父親阻攔時被大漢給扔坑裏了,幸好摔得不狠。但此事尚未得到證實。

網絡配圖

據上游新聞報道,劉自良解釋稱,2019年村裏招商引資了一家養殖場,下半年就已通知村民,有117畝規劃用地不能再種小麥。絕大部分的村民都同意了土地徵用,也拿到了補償;剩下的人沒同意也不要補償,就是強行播種,大概有20多畝地。

他表示,不僅是有徵用的公告,還是用大喇叭通知的村民。土地不屬於個人,不籤協議的這少數人是在阻礙村裏發展,400元並非賠償,而是一畝地一年的"分紅"標準。

網絡配圖

類似的事件還在大名縣楊橋鎮沐浴村莊發生。4月6日,一位村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求助稱,當地以加寬公路綠化帶爲由,未經村民同意、未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以出租的名義強制毀壞耕地種樹,很多人的麥苗剛剛發芽,地卻被直接推平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這條消息狀態顯示,已被認領交辦。

網絡配圖

對於農民而言,土地就是自己的命。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土地流轉期限需要尊重兩方意願,哪怕是村委會要進行流轉,也應徵求農民同意,之後也不能直接改變或是隨意破壞土地。

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基本原則是依法、自願、有償,若確實遭遇了強制流轉,需及時維權、申請仲裁。

綜合上游新聞、人民網

編輯/瞿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