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帶着朝聖的心情,我提前參加了一場點映。片名叫《南方車站的聚會》,今年最有範兒的電影。

沒想到,我看完之後,內心倒是有點失望。

這部刁亦男的新片,雖然成本差不多是前作《白日焰火》的十倍,卻讓人覺得退步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一開始,我對電影其實是滿懷期待的。

導演刁亦男神隱五年,不見消息,某一天你忽然發現電影默默入圍戛納了,還是今年主競賽唯一的華語片。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刁亦男的審美很好,戛納評價他是“夜的詩人”,從片名和海報可見一斑。

一個引人遐想的名字,幾款畫風清冷的海報,不僅在給同行上審美教育課,也讓我禁不住誘惑,早早參加了點映的活動。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再說目前發佈的預告,浪漫硬核俱全,讓人充滿好奇。

一方面,《南方》有直逼廣電總局底線的尺度。

怎麼說呢?

你看這耍帥小隊,上一秒還一生不羈愛自由,邊豪情同飲邊駕車飛奔。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下一秒,就有人被埋伏斬首,猝不及防的暴力,快到你一眨眼就錯過;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又比如,白裏透紅傘中殺人,血漿濺得滿地都是。

當時參加戛納首映的他,直接當場看得哈哈樂。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陣容上,除了老搭檔廖凡與桂綸鎂,電影新人胡歌,無疑是最大亮點。

以往演的是俊朗小生,這回成了狂暴硬漢,就算你不是粉絲,也會好奇獨挑大樑的男主胡歌,會奉上啥水平的表現呢?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萬衆期待的本片,並沒有獲得一邊倒的評價。

有人喜歡得不行,彩虹屁一套一套。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也有人感覺一般,失望大於驚喜。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城中村裏霓虹閃耀,野鵝湖邊開雨夜趴。

警察、罪犯、黑幫、商販、陪泳妓女,各色人等粉墨登場,你追我逃確實精彩。

只不過,這黑夜霓虹再美,還是不如白日焰火。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爲啥呢?

個人風格,向來是導演止不住的渴望;商業類型,又是帶觀衆進入電影的捷徑。

令人遺憾的是,導演並沒能像前作《白日焰火》一樣,使它們達成完美的平衡。

黑色幽默有餘,故事張力不足,單純耍範兒的作品,普通觀衆肯定有頂有踩。

你也許會被它娛樂,但是很難被觸動。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常有人把曹保平稱作國產犯罪片教父,但我覺得這個名頭怎麼着也該分刁亦男一半。

比起曹氏犯罪片那種傳統架構,刁的路子明顯要更野一些。

《南方車站的聚會》便是如此。(以下劇透來自預告已經披露的電影情節。)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某座南方城市中,主角周澤農是當地的一名地痞小頭目。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這幫人平時的生意主要就是偷偷電動車、搞搞小勒索,遭人恨但也不至於搞出什麼大新聞。

然而,當有天他們搞到幾把槍的時候,事情就不一樣了。

由於利益糾紛,團伙內部發生了火併,其中遭殃的還有個警察。

而向警察開槍的周澤農,在這場混亂中成了最大的背鍋俠,被通緝懸賞30萬。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這不,在30萬的誘惑下,一大半的“兄弟”都跟警察一樣想着把周澤農弄進去,桂綸鎂則是兄弟們派來的前哨,亦正亦邪。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被夾在多方勢力中的周澤農則只有一個目的:讓妻子舉報自己,把30萬賞金留給家人。

所以說,這是一場關於罪與罰、人性和救贖的聚會。

值得一提的是,刁亦男這回給國產犯罪片的敘事模式升了升級——不是簡單的正敘或是倒敘,而是以周澤農和劉愛愛的車站談話爲主幹,把前因後果一段段插進去,有種看昆汀電影的快感。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前面提到過刁亦男師承黑色電影,這點還表現在了片子的視覺效果上。

每個經歷過黑色電影洗禮的觀衆,都能快速從《南方車站的聚會》的畫面裏識別出內味兒:

光與影層次分明,經常用陰影來表現角色的內心困境。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此次的刁亦男可以說是直接化身“夜王”,全片85%的戲份都是夜戲。

爲什麼每一場都要是夜戲?

因爲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霓虹燈光和佈景,才能在每一幀將他的美學運用到極致。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估計未來不久,國產電影可能就會跟着颳起一陣“霓虹美學風”。

與霓虹美學的布光相對的,是精緻的做舊背景。

由於故事背景在十年前,更爲了最大程度表現片子的那股虛無、迷茫,刁亦男在場景上下了大手筆,以致於場景本身有了訴說的能力。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最後不得不稱讚下片中那些耐人尋味的細節。比方說有一幕是逃犯和公安在動物園進行對峙。

此時的鏡頭有意接連給了兩個角色和幾隻動物的眼睛大特寫,給人一種驚懼不安的壓力。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導演表示這種塑造是想表示,“逃犯”、“警察”的身份在這裏都不重要了。只有狩獵者和被狩獵者。

此外,片中那些將漂泊個體置於羣體洪流當中,製造出強烈對比的橋段,也無不印證着刁亦男在場面調度方面絕對是位行家裏手。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羣戲和單人戲的靈活切換絕對是片子的一大看點

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的刁亦男,塑造了電影酷炫的視聽風格。

他的繆斯桂綸鎂,作爲這場聚會的女主角,則是演活了陪泳女劉愛愛。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劉愛愛,陪泳爲業,出賣身體,爲了生計入風塵的她,心裏最想要什麼?

自由。

因此,面對30萬高額懸賞,即使周澤農舍命囑託,一向義氣的劉愛愛,也開始有了動搖,不得不在警察與黑幫間周旋。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左右爲難,內心掙扎,有時,她的眼神閃爍着不安,機警注視着周圍的一切。

小鎂的表演,就像是受傷的小鹿,在叢林中來回穿梭。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有時,她是危險的蛇蠍美人, 面對亡命之徒周澤農,魅惑是她唯一的武器。

不信你看小鎂的轉頭,帶着一絲引誘和勾人。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從最初的恐懼,到中間的逃避,到後期劉愛愛還有一個複雜的心路轉變,在這裏不多劇透。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南方車站的聚會》vs. 《俠女》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但爲什麼我還是覺得《南方》總體差了口氣?

先說說主演胡歌吧。

本該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闖入者,看上去卻是遊離狀況外的局外人;

本該是全員繞着轉的絕對核心,卻好像只是推動故事發展的線索人物。

胡歌的周澤農,除了一身的腱子肉,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出彩。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的確,形象大突破的他,又是打手槍,又打羣架,舉手投足都是優質偶像。

冷水坑的泥漿戲,不怕髒不怕冷,敬業程度絕對是典範。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克服心理障礙,首次演情慾戲,也是羞澀中透着上進。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只可惜,再努力也得看成品。

在我這個普通觀衆的眼中,全程苦逼臉的滄桑版胡歌,情緒感染力有限,並沒有真正的高光時刻,能讓人感受到這個孤膽梟雄的內心。

這個殺人如麻的犯罪分子,身上還是太多的正氣,絕地反抗的宿命不見,只見人在囧途的衰。

臉譜化的表演,刻板且機械,就像是他全場最爛的方言口音,就連臺灣人桂綸鎂都能說好武漢話,胡歌時不時還冒出一句普通話來。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不過,有一說一,扛不起一條故事線,也不全是胡歌的鍋。

一場戲演完就換個背景,來回穿梭的人物,都是功能性定位,展現性格特徵的機會實在有限。

這種情況下,不會設計細節的新人,一言一行聽指揮,只能成爲導演的木偶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明明是加強升級版的《白日焰火》,《南方》爲啥變得沒那麼好看了呢?

這主要是因爲前作受好評,並不在於壓抑氛圍,而是主角的絕望能引起共情。

這一次,當野心隨着資本膨脹,各種手法往裏放時,情感傳達不太行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在我看來,《南方車站的聚會》,既讓我想起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也讓我想起賈樟柯的《江湖兒女》。

資金到位風格增強,就像《地球最後的夜晚》,充滿意境的包裝中,丟掉了前作最動人的地方;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故事夠商業夠類型,就像是另一部《江湖兒女》,可惜演起社會人,胡歌顯然不如廖凡可信。

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總體不如白日焰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