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連漲後,成品油價迎來了年內最大跌幅。

  11月16日,國內油價即將下調

  11月16日,國內成品油將開啓新一輪的調價窗口,受到近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價預計將再次下調。

  按照當前油價調整趨勢,到第10個工作日預計油價下調的幅度會達到3毛以上每升。原油整體走勢仍然疲軟,油價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

  本月,還將有2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分別是11月16日以及11月30日,要是按照下跌的趨勢走下去的話,11月成品油價格有望迎來三連跌,並且很有可能部分地區的油價能夠重新跌回6元時代。

  今年我國已經歷了21輪成品油調價,呈現出“十三漲七跌一擱淺”的格局。“截至目前,今年成品油價格依然是漲多跌少,但10月份以來國際油價跌勢明顯。”

  成品油價或迎年內最大降幅

  我國將在11月16日24時迎來年內第22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由於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我國成品油價格或迎來“二連跌”,每噸下調幅度預計在440元左右。若按家用汽車加滿一箱油50升計算,車主可能將少花17元左右。業內預計,本輪下調幅度或超上一輪成爲國內成品油價年內最大降幅。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爲調價發佈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上一次國內成品油調價發生在11月2日24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75元和365元。按照定價機制,16日24時將再迎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

  OPEC月報顯示2019年供應過剩加劇

  OPEC在數月內第四次下調了對2019年需求增長的預測。並指出,2019年原油市場供應過剩情況將加劇,因非OPEC供應增速快於全球需求增速。

  OPEC月報顯示,10月原油產量增加12.7萬桶/日至3290萬桶/日,預計原油需求下降速度加快,但伊朗原油產出減少。最近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的下調和相關的不確定性證實了最近幾個月出現的石油需求壓力。

  該組織預計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爲150萬桶/日,此前預期爲154萬桶/日,預計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爲129萬桶/日,此前預期爲136萬桶/日。

  此外,預計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150萬桶至9879萬桶/日,預計2019年石油需求平均水平爲3154萬桶/日,較此前預測降低25萬桶/日。

  OPEC減產計劃受阻

  由於市場擔憂油市出現供應過剩的局面,令油價下行風險加劇。沙特阿拉伯欲推動OPEC計劃在美國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高位的情況下緊急減產。

  目前美國原油產量處於創紀錄的1160萬桶/日的高位,同時EIA原油庫存也錄得連續第七週增長。

  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上週末宣佈,它將在12月份減少50萬桶/日的供應量,並稱OPEC計劃整體減產約100萬桶/日。

  而OPEC將在12月6日舉行會議,減產將極有可能成爲議程的首要議題。之後還將與主要石油生產國俄羅斯召開會議,預計明年將進一步削減供應量。

  該組織可能會在下個月的會議上公佈新的產量限制,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干預爲該聯盟的決策注入了不確定性。特朗普本週初向OPEC施壓,要求其不要削減供應以提振市場,導致油價持續低迷。

  特朗普週一表示,希望產油國不會再減產,根據供應情況油價應該比當前水平低很多。

  此外,俄羅斯對減產的信號喜憂參半,盧克油首席執行官Vagit Alekperov週一表示,他認爲削減產量沒有必要。

  美油產量仍將持續增長

  IEA表示,美國原油需要更多的產量。目前沙特阿拉伯或俄羅斯新批准的鑽井項目的低水平可能導致到2020年中期的供應緊張。

  然而,IEA的執行董事比羅爾並沒有呼籲OPEC增加產量,而是將精力集中在美油產量及鑽井數據上,他認爲美國有能力改變全球原油產量。

  比羅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現在到2025年,美國需要增加1000多萬桶/日,這大約相當於俄羅斯生產的規模。換句話說,美國需要在七年內增加一個單一的俄羅斯,以避免市場出現大幅收緊。

  根據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的數據,美國鑽井公司上週在全美各地增加了12個鑽井平臺,爲5月底以來的最大增幅。該公司目前擁有886個鑽井平臺,爲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